重返《異域鎮魂曲》
1999 年的《異域鎮魂曲》(Planescape: Torment),是一款由 Black Isle Studios 所開發的 RPG 遊戲。這款遊戲以《龍與地下城》(Dungeons & Dragons)中的「Planescape」設定為世界背景,不同於往常的中古奇幻設定,而是充滿了更多的奇特元素。關於這點,或許可以從《異域鎮魂曲》當年的遊戲預告片(YouTube)裡窺知一二。
1999 年的《異域鎮魂曲》(Planescape: Torment),是一款由 Black Isle Studios 所開發的 RPG 遊戲。這款遊戲以《龍與地下城》(Dungeons & Dragons)中的「Planescape」設定為世界背景,不同於往常的中古奇幻設定,而是充滿了更多的奇特元素。關於這點,或許可以從《異域鎮魂曲》當年的遊戲預告片(YouTube)裡窺知一二。
在中文網路世界裡,與 PC 硬體相關的「組裝文」算是相當常見。然而由 Paul Stamatiou 所撰寫的《Building a Lightroom PC》一文,雖然初看之下像是組裝文的體裁,以建置一部可高效能執行 Adobe Lightroom 的 PC 作為主軸。但實際上其內容的豐富程度,就 DR 印象所及是前所未見的,可說是一份頗具價值的參考資料。
文章內容包含了需求的說明、硬體的選購、實際組裝時的重點提示、作業系統及軟體的調校、超頻以及效能測試等。其中,部份硬體的選擇列舉如下:
在《The insane amount of backward compatibility in Google Maps》這篇文章裡,作者描述 Google Maps 有著驚人的向後相容性。根據作者的試驗,包含 Android 1.0、iOS 1.0、早年的行動 Java 平台、Palm OS 及 WebOS 等,其上的 Google Maps 應用程式在今日都基本上仍算是可用。
然而這其實並非是應用程式的設計議題,而是 API 層級的議題,而 API 本來就應該保持穩定。API 當然還是可以更新,但同時舊版的 API 應該也要保持可用(除非有極為重要的技術考量), 否則直接取消掉舊 API 的作法只會造成一場災難。像 DR 最近在撰寫某支程式時,就遇到 API 被大幅變更的情形,導致幾年前寫的舊程式碼無法直接利用,顯得相當不便。
先來看看以下這段話:「通過一系列的測試後,我們便能夠了解,若測試一旦通過,所表達的意義。此外我們也通過各種測試案例,來確認測試的有效性,以便在日後通過測試套件,為軟體品質設立標準門檻。」
再來看看這段話:「經過一系列的測試後,我們便能夠了解,若測試一旦通過,所表達的意義。此外我們也藉由各種測試案例,來確認測試的有效性,以便在日後透過測試套件,為軟體品質設立標準門檻。」
對照一下,很明顯後者的邏輯跟條理清楚許多,對吧?
操作環境:
《異域鎮魂曲》(Planescape: Torment,1999)可說是一部包裝成角色扮演遊戲的互動式小說,其故事劇情及文字量爆炸性般的豐富。同時遊戲也擁有極高的自由度,讓玩家可以自行決定主角的人格特質,並為主角的救贖之旅寫下最終且獨特的篇章。關於遊戲的進一步介紹,可以參考 DR 所寫的一篇文章。
雖然文書或繪圖軟體,多半都有字型預覽的功能。然而如果你希望指定一段文字,快速檢視它在所有字型下的顯示結果,以便選出最合適的字型,那麼這些軟體所提供的字型功能就不是很方便了。針對這項需求,先前 DR 在公司裡是撰寫一支 Python 程式(word_font_list.py),它會執行 MS Word,建立新文件,接著多次填入指定的文字,並逐一套用 Word 中的可用字型。如此一來,就會得到一份內含所有字型的樣本清單。
由於 Netflix 平台獨占發行的緣故,使得 DR 開始破例為非院線電影撰寫心得了。對多數的觀眾來說,本片最大的亮點勢必是它的世界觀,也就是一個人類與其他奇幻種族共存的現代社會。而其中也存在著相應的族群議題:人類佔有數量優勢、精靈(elves)高高在上、至於獸人(orcs)則經常受到種族性的排擠。
本片的故事主軸是一對巡警搭檔,分別是人類 Ward 和獸人 Jakoby,在一次彷彿畢生最衰的值勤日裡,搜查到一件威力強大的上古神器。因此引來黑白兩道的追擊,特別是神器的原有主人──一名精靈恐怖份子 Leilah,更不惜為此大開殺戒。
由於這年頭的電玩遊戲都可以透過更新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使得一時之間對遊戲給予評價的意義越來越低。有時是不怎麼好的遊戲,在汲取玩家的意見後越改越好;有時則不幸地,是好遊戲越改越糟,或是因為開發商對公平性(例如作弊)的不作為,導致好遊戲最終變成爛遊戲。
但儘管如此,關於 DR 最近在玩的 Rising Storm 2: Vietnam(以下簡稱 RS2),DR 覺得還是有一些未直接涉及遊戲評價的感想,可以先表達出來。
實在很難以不劇透的方式,來說明 DR 對這部《哥吉拉:怪獸行星》(Godzilla: Planet of the Monsters)的失望程度。由於這是一部動畫電影,所以其實 DR 已經是以降低標準的方式,來看待這部電影。但即便如此,故事層面仍應該是動畫片可以輕易做好的地方。然而在本片短促的片長裡,整體的故事表現算是乏善可陳,而且主要的劇情安排也讓 DR 看得不是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