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DarkRanger's Secret Area

主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Linux
  • 程式開發
  • N900
  • 譯文
  • 資訊技術辭典

文章分類

  • 影劇
  • 遊戲
  • 筆記
  • 雜文
  • 資訊技術
  • 站務訊息

最新內容

  • UZDoom
  • Windows 生命週期應有之變革
  • Tron: Ares - 聽專輯送電影
  • Benjamin Button Reviews macOS
  • One Battle After Another - 非同尋常的即刻救援
  • I Want to Love Linux. It Doesn't Love Me Back
  • You no longer need JavaScript
  • Python: The Documentary
  • Mars 3D (1997)
  • 《哥吉拉大解剖圖鑑:西川伸司解構怪獸深淵》

UZDoom

發表日期:星期四, 10/23/2025 - 21:42

UZDoom 是從知名的 GZDoom 開源碼遊戲引擎分裂出來的最新分支,同樣採用 GPL v3 授權條款。分裂的原因若溯源來看,是 GZDoom 的創辦人過去在領導及管理上已有所爭議,然而近期的事態(部份與引入 AI 編寫的程式碼有關)則更讓許多協力開發者決定就此出走另建分支。相關新聞消息可參見以下文章:

  • Many developers leave GZDoom due to leader conflicts and fork it into UZDoom | GamingOnLinux
  • Open source GZDoom community splinters after creator inserts AI-generated code - Ars Technica
  • 'GZDoom is basically dead' modders proclaim as contributors split from Doom's most popular sourceport, with tensions boiling over after its creator adds AI-generated code to the project | PC Gamer

 

這不算是一個很小的事件,因為事實上 GZDoom 背後是代表著一個極為豐富且多樣的遊戲創作及開發生態,早已經遠遠超越其源頭《毀滅戰士》(Doom,1993,Steam、GOG、Humble Store)的規模及能耐。如同其名稱所表示的,GZDoom 起初是發源自另一項名為 ZDoom 的開源碼專案,而同樣地 ZDoom 則更早是源自於 id Software 以開源碼條款發佈的《毀滅戰士》原始碼。然而隨著多年的發展及改良,GZDoom 已搖身一變,蛻變成為先進的全 3D 遊戲引擎,但與此同時也依然保持與原本《毀滅戰士》 2.5D 畫面風格的相容性。這因此使得 2.5D 不再是一種出於技術限制的過時表現,而是創作者有意為之的美學或遊戲性選擇。因而能夠生發出諸如《Selaco》(2024,Steam)這類以 GZDoom 為底、但視覺效果十足令人賞心悅目的開源碼商業遊戲。

 

所以應該能夠理解,為什麼 GZDoom 的分裂是一項值得關注的遊戲產業消息。並且也預期新的 UZDoom 分支很有可能將取代原先 GZDoom 在社群中的任務及角色。除此之外,倘若玩家對於非僅僅是 90 年代舊作重製的 2.5D 風格 FPS 遊戲有進一步的興趣,那麼或許也可以另外關注例如《Ion Fury》(2019,Steam、GOG)這類以 EDuke32 遊戲引擎開發的較新作品。

 

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