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不愛、但後來改觀的那些電影作品
人生過程中,勢必不會從一開始就意識到,對於一部作品的觀感可能會隨著心智成長而有所轉變。以 DR 自己的經驗來說,其實就是有不少小時候看的電影,比方說在小學或國中時期,當時覺得不怎麼樣,或者是有些平淡;但等到年紀稍長,也許高中、大學以後,重新觀賞後卻有截然不同的體悟。儘管恐怕無法鉅細靡遺地列出究竟有哪些這樣的作品,不過本文還是試著簡單列舉幾個印象深刻、能夠馬上想起的例子。
《紅豬》(Porco Rosso,1992),光是看到主角長得一副豬頭樣,或許就可以理解為什麼 DR 小時候,對於這部作品好像沒有太大的興趣。以及在宮崎駿的作品集裡面,《紅豬》也是一部奇幻元素相對低上許多的作品,或許更不容易迎合年幼觀眾對於卡通片的期待。其中主角因未知(但有所暗示的)因素而以一副豬樣示人,應該是整個故事中唯一略帶奇幻風格的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