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從預告片來看,新版的《逃亡遊戲》(The Running Man)明顯地比起 1987 年由 Arnold Schwarzenegger 主演的改編動作電影(The Running Man),是更加貼近於 Stephen King 的原著小說。這反而讓 DR 對於本片的娛樂性質感到有些擔憂,因為看商業動作片就應該是要讓人看得心情愉快的,但原著的結尾卻是有點黯淡。
不過與其和舊版電影比較,其實本片有諸多元素,或許反而是更容易讓人聯想到 2008 年的動作電影《絕命尬車》(Death Race)。甚至倘若兩邊的主演直接對調,Glen Powell 跟 Jason Statham 互換,Josh Brolin 和 Joan Allen 互換,演出好像都不會有違和感。不過最終來說,《逃亡遊戲》的整體調性恐怕還是會讓人覺得有些混亂。它不是純粹的動作電影,期待大量動作場面的觀眾也許會有些失望。以及導演 Edgar Wright 雖然同樣在本片帶入不少較為詼諧的氛圍,但題材及劇情本身的沉重感卻沒有因此被刻意淡化,要讓觀眾看得很愉悅不太容易。或許主要的原因就是本片非常貼近原著, 即便 DR 自己沒有看過原著,但從故事大綱來比對似乎確實是如此。所以幾乎可以預期,相較於前一個魔改版,這個新版應該是原作者 Stephen King 相對喜歡的改編版本。
然而既是處處忠於原著,為什麼本片的改編劇本在結尾卻是選擇讓主角活下來,而不是像例如《V 怪客》(V for Vendetta,2005)那樣,呈現出「你殺死一個我,還有千千萬萬個我」的氛圍?於是思索了一陣,覺得主角活著的結局,確實是本片故事所需要的。因為當故事中的極權政府和節目單位,無時無刻藉著深偽及謊言,侵害著人民的觀念與生活,並且傳達「逆我者亡」的思想。在這個情況下,相較於壯烈犧牲,滿血復活才是對威權真正的打臉,是讓人民找到力量和希望,揭竿起義的真正動力。
乍看之下,也許並不容易指出這部電影是否有什麼特別出類拔萃的地方。然而其故事情節受益於原著小說,頗有底蘊及警世意義(尤其是以現今這個世代來說,更是如此),並且演員表現出色且恰如其分,這些優點是整體評價有保底甚至是拉高的主要原因。評分:8/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