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Linux and open-source software took the computing world by storm

來自 Flux 網站的播客文本《How Linux and open-source software took the computing world by storm》,內容是與 Miguel de Icaza 的訪談。Miguel de Icaza 是 Midnight Commander 檔案管理員的原作者,也是 GNOME 專案的創始人之一。

分類: 

Q1K3

Q1K3 是 2021 年 js13kGames 競賽中的獲獎作品。所謂 js13k,顧名思義,就是開發出大小只能有 13KB 的 JavaScript/HTML5 遊戲。而 Q1K3 即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實作出 FPS 經典《雷神之鎚》(Quake,1996)的遊戲體驗。儘管畫面效果想當然爾不能多精細,但成果已相當驚人。由於是 HTML5 遊戲,所以可以直接在網頁瀏覽器上玩玩看。或者有興趣的話,也可以研究其程式碼,看看是如何做到的。

 

分類: 

The Matrix Resurrections - 我到底看了什麼

雖然就維護經典的立場來說,若提到「續集」二字往往很容易冒出一身冷汗。但其實從過往的故事設定來看,《駭客任務》(The Matrix)系列並不是一個不適宜再出續集的題材。畢竟在過去的作品中,已經明示了主角 Neo 並不是一時一刻的存在,而是經過一次次的迭代。因此儘管人類與機器之間,最終因著 Neo 的犧牲,從而實現了雙邊的和平。但倘若人類再逢危機,則救世主再臨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在各種能夠想見的續集構想中,這部《駭客任務:復活》(The Matrix Resurrections)所採取的路線則有些超乎預期。在本作中,機器都市爆發內戰,而取而代之的新主宰程式──又稱為「分析師」(The Analyst),重建了新的母體。分析師設法救活了原先被認為雙雙犧牲的 Neo 及 Trinity,並將二人重新接回母體,供作新母體的超強能量來源。

 

分類: 

Spider-Man: No Way Home -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就 DR 淺薄的印象所及,台灣那些集數很多的本土連續劇,雖然起初可能都弄得還算認真,然而只要故事演久了,接著偶然就會有一些甚是莫名的拖戲手法。舉凡角色死而復生、雙胞胎、失憶、附身、變臉……等等這些梗似乎都有玩過。 但好像編劇們都還尚未發覺到,原來還有「多重宇宙」這個無敵超強梗可以用。在多重宇宙的蔭庇下,堪稱是編劇想幹嘛就幹嘛。要誰活、要誰死,要讓誰回來,統統都做得到,豈不快哉。

 

 

《蜘蛛人:無家日》(Spider-Man: No Way Home)就是一部將多重宇宙發揮得淋漓盡致的電影。在這樣的概念下,很大程度幾乎滿足了觀眾所有的期待。然而平心而論,本片故事走向的合宜性,就跟設法讓美國隊長跟鋼鐵人打起來、或者讓超人跟蝙蝠俠打起來一樣。其實都是建立在英雄人物的連番反智上,而禁不太起任何嚴格的檢驗。

 

分類: 

The French Dispatch - 當文章有畫面又有聲音

DR 很晚才開始關注 Wes Anderson 的電影,恐怕就和許多人一樣,是直到《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2014),才驚覺有這位曠世奇才的存在。後來 DR 回頭留意 Wes Anderson 的其它作品,而其中的《超級狐狸先生》(Fantastic Mr. Fox,2009),更是覺得無敵耐看,每次在電視上轉到都會忍不住一直看下去。

 

 

分類: 

Every version of Windows, ranked from worst to best

伴隨著 Windows 11 的發佈,似乎不可免俗地,開始會有媒體回顧過去 Windows 的各個版本。前陣子 PC Gamer 網站有一篇文章《Every version of Windows, ranked from worst to best》,內容簡單評比了 Windows 的過往版本。由於係針對桌面電腦領域,因此諸如 Windows Server、Windows Embedded 及 Windows Phone 等,並不在討論的範疇內。而其中唯一的例外,大概是 Windows 2000 這款同時跨足桌面及伺服器領域的作業系統。

 

分類: 

Command Line Wizardry

Ars Technica 網站有一個寫得很好的教學專題:Command Line Wizardry,內容非常清晰易懂,說明了數種在 Unix-like 命令行介面下的實務操作需求。第一篇介紹 sed、awk 及 grep 這幾款常見的文字工具;第二篇則說明 Bash 的變數宣告、迴圈,以及進一步組織成批次化腳本執行的方式。很適合新手或者是像 DR 這種記憶力不好的人,作為隨手的參考資源。

 

不過其實 DR 自己很少寫 Bash 腳本,會寫成 Bash 腳本的,通常都是單純一連串的指令集合。但只要是更加程式化,或者邏輯性更重的,那麼只要環境許可,則多半會用 Python 來寫。這或許是因為,DR 始終覺得 Bash 腳本看起來像是火星文,不太對味……相形之下 Python 則清晰很多。

 

分類: 

Venom: Let There Be Carnage - 我要看到血流成河

這可能是 DR 近年來看過最不甚滿意的漫畫英雄電影。原本以為前作《猛毒》(Venom,2018)已經是一部還算普通的作品,則續作應該隨便弄都可以弄得比較好,或者至少應保持相同的水準。卻殊不知如今這部《猛毒 2:血蜘蛛》(Venom: Let There Be Carnage),反而是幾乎白白浪費了所有可能的潛力。其中故事貧弱是最主要的問題,且劇本的問題大到無法小修小補,恐怕要大改才有機會拯救這部電影。

 

 

分類: 

Operation Elop 9. The consultant with a Microsoft connection

與微軟關係匪淺的顧問公司

在 Nokia 的決策過程裡,其中一項最不為人所知的環節,是管理顧問公司 McKinsey & Company 在當中所扮演的角色。

 

McKinsey & Company 是一間在業界中相當知名的美國管理顧問公司,《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曾將其列為同業中最具聲望的公司。McKinsey 與另兩間同業 Boston Consulting Group(BCG)和 Bain,都僱用了來自企管或工程領域的最優秀學生,再將這些新鮮人送到國外訓練。McKinsey 有接近一百個辦公室,分散在六十個不同國家。McKinsey 的事業是建立在客戶的信任上,它的保密協議與機敏規範相當嚴格,無論是現職或離職員工都不得公開談論個別客戶的事務。

 

ddrescue 救援藍光光碟

自從 DR 在去年將二號機的資料碟也更換為 SSD 後,開始接受將藍光光碟備份一份複本的作法。於是便使用 MakeMKV,陸續將手上的藍光媒體皆備份到磁碟裡。前面幾片都相當順利,直到一路操作到 DR 入手的第一片藍光、也就是 2014 年的《哥吉拉》(Godzilla)時,卻出現了光碟部份資料始終讀取失敗,以致無法完成備份的情形。

 

分類: 

頁面

Subscribe to DarkRanger's Secret Area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