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darkranger 在 週六, 02/15/2020 - 12:28 發表
眾所周知,微軟已在今年一月正式釋出了以 Chromium 為基礎的 Microsoft Edge 版本,而不再使用自家的 Trident(又名為 MSHTML)瀏覽器引擎。雖然微軟對於 Trident 引擎還是有其它的使用計畫,看似並沒有消亡的情形。不過已經有開發者有感而發地發表了一篇文章:《Today, the Trident Era Ends》,內容以蠻豐富的篇幅介紹了當年 Internet Explorer 網頁瀏覽器(也就是 Trident 的具體化身)的技術創舉,對 Web 技術發展史有興趣的人可以閱讀看看。
儘管 Internet Explorer 曾因諸多問題而留下「萬惡 IE」的臭名,但從文章中可以看到,至少 IE 在積極開發的時期裡,也開創過許多網頁技術的先河。好似獨裁者在成為暴君以致於被推翻前,也曾經是好人一枚。
由 darkranger 在 週曰, 07/01/2018 - 16:30 發表
由 darkranger 在 週六, 06/09/2018 - 13:29 發表
由 darkranger 在 週六, 03/03/2018 - 12:16 發表
在中文網路世界裡,與 PC 硬體相關的「組裝文」算是相當常見。然而由 Paul Stamatiou 所撰寫的《Building a Lightroom PC》一文,雖然初看之下像是組裝文的體裁,以建置一部可高效能執行 Adobe Lightroom 的 PC 作為主軸。但實際上其內容的豐富程度,就 DR 印象所及是前所未見的,可說是一份頗具價值的參考資料。
文章內容包含了需求的說明、硬體的選購、實際組裝時的重點提示、作業系統及軟體的調校、超頻以及效能測試等。其中,部份硬體的選擇列舉如下:
由 darkranger 在 週六, 02/24/2018 - 16:23 發表
在《The insane amount of backward compatibility in Google Maps》這篇文章裡,作者描述 Google Maps 有著驚人的向後相容性。根據作者的試驗,包含 Android 1.0、iOS 1.0、早年的行動 Java 平台、Palm OS 及 WebOS 等,其上的 Google Maps 應用程式在今日都基本上仍算是可用。
然而這其實並非是應用程式的設計議題,而是 API 層級的議題,而 API 本來就應該保持穩定。API 當然還是可以更新,但同時舊版的 API 應該也要保持可用(除非有極為重要的技術考量), 否則直接取消掉舊 API 的作法只會造成一場災難。像 DR 最近在撰寫某支程式時,就遇到 API 被大幅變更的情形,導致幾年前寫的舊程式碼無法直接利用,顯得相當不便。
由 darkranger 在 週六, 11/25/2017 - 17:47 發表,更新日期:週六, 04/03/2021 - 03:07
跟 DR 差不多年紀的人,或許會對像 Tomy Turnin' Turbo Dashboard 這樣的賽車玩具有這麼一點印象。然而對於某些工程師來說,事情可不是說看過就可以結束的,他們還想要自行打造出類似的東西。於是,先後有兩名工程師打造了自己的桌上型賽車遊戲機,並發表文章來交代其中的製作過程:
由 darkranger 在 週六, 08/19/2017 - 20:42 發表
Openmoko 算是非常早期的 Linux 手機專案,由大眾電腦於 2006 年發起,也就是在 iPhone 及 Android 手機都還未成氣候之時。不過它最終只推出過兩款手機產品,分別是 2007 年的 Neo 1973(GTA01),以及 2008 年的 Neo FreeRunner(GTA02)。此後便於 2011 年結束營運,成為純粹的社群專案。
Michael Lauer 是當年 Openmoko 公司的第二號員工,如果有興趣瞭解更多關於這項專案的特點與歷史,那麼由他所撰寫的回顧文章:OpenMoko: 10 Years After (Mickey’s Story) ,非常值得一讀。
由 darkranger 在 週六, 07/08/2017 - 11:35 發表
Ubuntu Touch(又稱為 Ubuntu Phone),是 Canonical 意圖進軍行動裝置市場的作業系統產品,然而卻在幾個月前宣佈終止,由純粹社群性的 UBports 專案接手維護。這基本上表示,雖然使用者仍然有機會自行在相容的裝置上安裝 Ubuntu Touch 系統,但已不會再有搭載 Ubuntu Touch 的行動產品問世。
由 darkranger 在 週六, 05/27/2017 - 21:31 發表
終於看到一項比較有意思的調查,日前紐約時報網站刊登了一篇互動式的文章《Which Tech Giant Would You Drop?》,其命題針對 Alphabet(Google 母公司)、Apple、微軟、Facebook 及 Amazon 這五間科技巨頭,內容假設如果你有一天必須被迫放棄使用這些公司的產品,那麼哪一間會是最優先被放棄的?而那一間又會留在最後?
當讀者在文章頁面中勾選完次序後,便會跳出分析數據,讓讀者能夠看到自己的次序選擇,與其他人的一致程度如何。而以下 DR 則會簡單說明一下自己的選擇。
Apple 是最優先可以被完全放棄的公司,因為 DR 完全沒有使用他們的任何產品。至於第二名則是 Facebook,雖然 DR 也沒有在使用 Facebook,但如果這個命題是代表要跟 Facebook 及其旗下產品 100% 絕緣的話,則會覺得有一點點可惜,所以將它列為第二名。
由 darkranger 在 週六, 05/06/2017 - 15:26 發表,更新日期:週四, 03/24/2022 - 12:20
知名開發者 Ryan C. Gordon(icculus)在日前完成了一項個人嘗試,將 PC 遊戲《浴血戰場》(Unreal Tournament,1999)透過 Emscripten 移植到瀏覽器平台上,換言之就是將原先的 C++ 原始碼轉譯為 JavaScript。不過由於這款遊戲並非開放原始碼,所以僅能以非常有限的方式讓公眾體驗這項成果。有興趣的人可以前往此頁面:UT99 for the web,內有相關說明以及執行遊戲的連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