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darkranger 在 週五, 02/04/2022 - 20:16 發表
因著顯而易見的因素,DR 在 2020 年看的院線電影非常少,因此這回是將過去兩年的電影心得一併列出。不僅如此,其實可以說疫情很大程度降低了 DR 去電影院的意願。以前是只要有錢有閒,想看就會直接去戲院看,不用多想。然而現在大概只有覺得「必須看」的電影才會去戲院;或者是被人揪的情形才會去陪看。
2020-2021 年的電影心得如下:
由 darkranger 在 週五, 01/28/2022 - 22:56 發表,更新日期:週曰, 12/11/2022 - 20:15
可能先前多少曾提及過,ddrescue 這款磁碟救援工具已是 DR 最主要的磁碟複製方案。基本上無論磁碟好壞,DR 預設都是使用這支工具來做複製。這樣做的好處,是即便中途發生非預期的讀取失敗,也無須中斷重來。而且能夠將錯誤區域註記下來,後續便可再針對錯誤區域重試,或者做其它的處置。
去年為公司的舊電腦規劃了中期延壽計畫,雖然其中有許多電腦大概都用了超過 10 年。但其實只要將 HDD 換成 SSD,就能夠獲得顯著的效能改善,足敷日常任務所需。因此便經常使用 ddrescue,將舊 HDD 的資料原封不動地對拷到新的 SSD 上。倘若新的磁碟較大,則對拷後便會再用其它工具(如 GParted 等),做分割區大小的調整。
由 darkranger 在 週曰, 01/23/2022 - 17:48 發表
《雙子星傳奇》(Little Big Adventure,1994)及其續作(Little Big Adventure 2,1997),是由法國遊戲公司 Adeline Software International 所開發的兩款動作冒險遊戲。當年推出時廣受好評,並且至今仍有很深遠的迴響。前陣子其官方網站宣佈兩款遊戲的原始碼以 GPL 授權條款發佈在 GitHub 上(LBA1、LBA2),讓現今的玩家及開發者得以從原始碼的角度,一窺遊戲背後的歷史面貌。
由 darkranger 在 週五, 01/14/2022 - 21:49 發表
由 darkranger 在 週六, 01/08/2022 - 18:09 發表,更新日期:週二, 04/09/2024 - 21:51
Q1K3 是 2021 年 js13kGames 競賽中的獲獎作品。所謂 js13k,顧名思義,就是開發出大小只能有 13KB 的 JavaScript/HTML5 遊戲。而 Q1K3 即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實作出 FPS 經典《雷神之鎚》(Quake,1996)的遊戲體驗。儘管畫面效果想當然耳不能多精細,但成果已相當驚人。由於是 HTML5 遊戲,所以可以直接在網頁瀏覽器上玩玩看。或者有興趣的話,也可以研究其程式碼,看看是如何做到的。
由 darkranger 在 週五, 12/31/2021 - 21:44 發表
雖然就維護經典的立場來說,若提到「續集」二字往往很容易冒出一身冷汗。但其實從過往的故事設定來看,《駭客任務》(The Matrix)系列並不是一個不適宜再出續集的題材。畢竟在過去的作品中,已經明示了主角 Neo 並不是一時一刻的存在,而是經過一次次的迭代。因此儘管人類與機器之間,最終因著 Neo 的犧牲,從而實現了雙邊的和平。但倘若人類再逢危機,則救世主再臨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在各種能夠想見的續集構想中,這部《駭客任務:復活》(The Matrix Resurrections)所採取的路線則有些超乎預期。在本作中,機器都市爆發內戰,而取而代之的新主宰程式──又稱為「分析師」(The Analyst),重建了新的母體。分析師設法救活了原先被認為雙雙犧牲的 Neo 及 Trinity,並將二人重新接回母體,供作新母體的超強能量來源。
由 darkranger 在 週曰, 12/26/2021 - 13:16 發表
就 DR 淺薄的印象所及,台灣那些集數很多的本土連續劇,雖然起初可能都弄得還算認真,然而只要故事演久了,接著偶然就會有一些甚是莫名的拖戲手法。舉凡角色死而復生、雙胞胎、失憶、附身、變臉……等等這些梗似乎都有玩過。 但好像編劇們都還尚未發覺到,原來還有「多重宇宙」這個無敵超強梗可以用。在多重宇宙的蔭庇下,堪稱是編劇想幹嘛就幹嘛。要誰活、要誰死,要讓誰回來,統統都做得到,豈不快哉。
《蜘蛛人:無家日》(Spider-Man: No Way Home)就是一部將多重宇宙發揮得淋漓盡致的電影。在這樣的概念下,很大程度幾乎滿足了觀眾所有的期待。然而平心而論,本片故事走向的合宜性,就跟設法讓美國隊長跟鋼鐵人打起來、或者讓超人跟蝙蝠俠打起來一樣。其實都是建立在英雄人物的連番反智上,而禁不太起任何嚴格的檢驗。
由 darkranger 在 週六, 12/11/2021 - 00:24 發表
由 darkranger 在 週六, 12/04/2021 - 00:09 發表
由 darkranger 在 週曰, 11/14/2021 - 21:52 發表
Ars Technica 網站有一個寫得很好的教學專題:Command Line Wizardry,內容非常清晰易懂,說明了數種在 Unix-like 命令行介面下的實務操作需求。第一篇介紹 sed、awk 及 grep 這幾款常見的文字工具;第二篇則說明 Bash 的變數宣告、迴圈,以及進一步組織成批次化腳本執行的方式。很適合新手或者是像 DR 這種記憶力不好的人,作為隨手的參考資源。
不過其實 DR 自己很少寫 Bash 腳本,會寫成 Bash 腳本的,通常都是單純一連串的指令集合。但只要是更加程式化,或者邏輯性更重的,那麼只要環境許可,則多半會用 Python 來寫。這或許是因為,DR 始終覺得 Bash 腳本看起來像是火星文,不太對味……相形之下 Python 則清晰很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