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 - 原來分裂比團結還好看
實在很難不將本片與先前的《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做比較。雖然在 DR 的觀點裡,兩部電影存在一些相似的問題,以及同樣無法被認真檢視的部份(例如故事邏輯性)。但無論如何,本片在架構上具有優勢,更容易就能滿足普羅大眾的喜好。
實在很難不將本片與先前的《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做比較。雖然在 DR 的觀點裡,兩部電影存在一些相似的問題,以及同樣無法被認真檢視的部份(例如故事邏輯性)。但無論如何,本片在架構上具有優勢,更容易就能滿足普羅大眾的喜好。
Serious Engine 是由克羅埃西亞的 Croteam 所開發的一款遊戲引擎,由於這款引擎主要用於開發 FPS 遊戲《重裝武力》(Serious Sam)系列,故有此名。至今 Serious Engine 已歷經有數代的演變,而它的第一代引擎則在日前以 GNU GPL v2 許可證釋出,可於 GitHub 取得:
https://github.com/Croteam-official/Serious-Engine
電影《銀翼殺手》(Blade Runner,1982)及《兵人》(Soldier,1998)的編劇 David Webb Peoples 曾經自承,在他的構想裡,這兩部電影其實是發生在同一個宇宙中,因此它們之間共用了一些非常細微的元素。然而除了編劇自己的思緒外,兩部電影完全是大相逕庭的,而片商也沒有在片名或宣傳上做出任何連結。
孫子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但在萬眾期待之下,兩位超級英雄的腦袋卻彷彿都少了根筋,只能一步步走向生死對決一途。最終這場衝突也間接造成了無數生命財產的損失,進入了一種「我想拯救蒼生,蒼生卻因我而死」的悖論。
DR 覺得在進戲院看這部電影之前,其實應該要先做一點心理建設。那就是得認知到,超級英雄題材中的「好人對決」就有如科幻題材中的「時空旅行」一般,它的本質即是不合理的,若認真探究下去,其實本來就禁不起邏輯的考驗。
勢必可以創造出多種原因和故事走向讓超人跟蝙蝠俠大戰一場,來滿足本片的標題。雖然 DR 一時之間並不覺得本片在劇本上做出了最佳選擇,但顯然也不是太糟的選擇。而且 DR 真心認為,這並不是一齣好寫的劇本,事後在旁邊指指點點很容易,但若實際執行起來則應該沒有人會敢說簡單。
操作環境:
《浩劫餘生》(Forsaken ,1998)是一款 3D 動作射擊遊戲,其遊戲內容類似於《天旋地轉》(Descent)系列,也就是所謂的「六軸空間」(six degrees of freedom,6DoF)遊戲,玩家所操控的載具可以不受重力限制,自由地做出各種令人暈頭轉向的翻轉運動。
當年這款遊戲可說是貴族級的遊戲之一,因為玩家必須擁有當時還不是很普及的 3D 加速卡 / 顯示卡,才能夠充分體驗其主打的視覺效果。也因此,這款遊戲在當時還經常被硬體廠商選為展示遊戲,甚至是隨硬體免費附贈此遊戲。
一座古蹟應該要修繕到什麼程度,有時候還真是個好問題。
話說本站的前一個版本(v5)是由靜態的 HTML 網頁檔所組成,數了一下,總共有 249 支網頁檔位於舊網站的目錄中,而其中絕大多數是採用繁體中文的 Big5 編碼。然而日前 DR 看著看著,突然覺得這些編碼應該要統一成 UTF-8 才是,於是便開始構思應該要怎麼處理才好。
雖然一開始很自然而然就會想到 iconv 這支工具,但隨後很快就會意識到,這項需求實則需要更加精細的功能。它應該要能夠偵測檔案的編碼,而不是僅檢查 <meta> 標籤的 charset 屬性,然後根據偵測結果來決定是否需要執行編碼轉換。除此之外,它也要能夠在轉換後自動修改 charset 屬性。
操作環境:
Wine 是一款開放原始碼的軟體相容層(compatibility layer),其宗旨是在 Unix-like 平台上提供 Windows 應用程式的可執行環境。儘管它並不屬於模擬器(emulator)的類型,但其作用對於終端使用者而言,實則與模擬器無異:讓使用者可在 Linux 平台上執行 Windows 應用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