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DarkRanger's Secret Area

主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Linux
  • 程式開發
  • N900
  • 譯文
  • 資訊技術辭典

文章分類

  • 影劇
  • 遊戲
  • 筆記
  • 雜文
  • 資訊技術
  • 站務訊息

最新內容

  • Windows 生命週期應有之變革
  • Tron: Ares - 聽專輯送電影
  • Benjamin Button Reviews macOS
  • One Battle After Another - 非同尋常的即刻救援
  • I Want to Love Linux. It Doesn't Love Me Back
  • You no longer need JavaScript
  • Python: The Documentary
  • Mars 3D (1997)
  • 《哥吉拉大解剖圖鑑:西川伸司解構怪獸深淵》
  • How-To:Linux 安裝 Wargus

How-To:Linux 安裝 Dualshock 3 無線搖桿

發表日期:星期六, 11/26/2016 - 20:48,更新日期:星期二, 08/31/2021 - 15:12

操作環境:

  • Fedora 23

 

先前 DR 曾在 N900 安裝藍牙(Bluetooth)週邊裝置一文中,說明 Nokia N900 安裝 Dualshock 3 無線搖桿的方式。不過另一方面,其實這款搖桿在一般的 Linux 桌面系統上也能夠使用,而且安裝方式相形之下更加簡單,無須任何額外的工具程式,即可完成設定。

 

1. 以有線方式連接搖桿

如果是想要以有線方式來使用搖桿,真的非常簡單。只要透過 USB 線(Mini B to Type A)將搖桿連接到電腦上,再按下搖桿上的 PS 按鈕,就可以使用了。

 

  • 閱讀更多 about How-To:Linux 安裝 Dualshock 3 無線搖桿

Open Source Game Clones

發表日期:星期六, 11/19/2016 - 20:53,更新日期:星期六, 11/25/2017 - 14:45

赫然發現有這麼一個網站:Open Source Game Clones,裡頭詳盡收集了許多遊戲的開放原始碼版本。不過雖然是一併收集在單一列表裡,但實際上這些專案的具體性質則不一而足。有些是源自於官方所釋出的原始碼,有些則是由社群試圖重製、復刻的結果,所以完成度也不太一致。甚至列表上的某些專案也稱不上是重製,只是類似於某款遊戲的內容而已。至於有多相似,恐怕就得留待個人去判斷了。

 

然而這些專案都有個共同特性,就是它們通常都是跨平台的。這因此表示,某些原先僅有 Windows 版的遊戲,或許就能夠透過這類專案在 Linux 上執行。舉例來說,根據這份列表可以發現,1997 年的賽車競速遊戲《極速快感 II SE》(Need for Speed II SE)竟然默默地存在一個逆向工程的跨平台版本,而且移植成果堪稱完整。

 

那麼,本文最後不如順便交代一下該如何在 Linux 上執行這款遊戲……

 

遊戲
  • 閱讀更多 about Open Source Game Clones

【自製】SDL Joystick Test 2

發表日期:星期六, 11/12/2016 - 21:05,更新日期:星期五, 05/15/2020 - 15:56

在接上搖桿後,除了透過遊戲實測以外,DR 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用自己寫的小工具來確認搖桿的基本反應。這支工具是 SDL Joystick Test 的改版,最主要的差異是從 SDL 切換到 SDL2,除此之外還改善了程式碼設計並順勢消除了一些問題。

 

雖然 DR 只是在 Linux 上使用而已,但理論上它應該可以在 SDL 所支援的任一平台上運作,不過前提是需要編譯成相應的執行檔。

 

  • 介面:文字介面
  • 支援平台:跨平台
  • 程式語言:C
  • 原始碼:sdljoy2-20161112.7z
  • 版本:20161112

 

  • 閱讀更多 about 【自製】SDL Joystick Test 2

Linux 初學指南

發表日期:星期六, 11/05/2016 - 19:25,更新日期:星期一, 12/19/2022 - 11:49

類似於先前程式設計初學指南的風格,本文是嘗試對 Linux 作業系統的初學者,提供一些概括性的指引,所以不會有任何具體的指令或操作流程。但仍希望透過這些經驗分享,可以幫助初學者形塑出適當的學習路徑。

 

如同先前的程式設計初學指南,本文會先簡單交代 DR 早年的 Linux 學習歷程,讓本文的觀點能夠比較容易被理解。

 

就目前印象所及,DR 第一次認知到 Linux 的存在,應該是一則關於《雷神之鎚 III》(Quake III Arena,1999)的消息,內容提到這款遊戲為 Windows 及 Linux 釋出了測試版本。消息雖短,卻足以讓人意識到,原來 Linux 是有別於 Windows 的另一種作業系統。

 

筆記
  • 閱讀更多 about Linux 初學指南

How-To:Linux 安裝 Unreal Tournament 2004

發表日期:星期六, 10/29/2016 - 19:38,更新日期:星期六, 03/01/2025 - 21:01

操作環境:

  • Fedora 40
  • Unreal Tournament 2004 v3369

 

有別於許多遊戲續作經常出現內容上的質變,而引起一些爭論或者是遺憾,《浴血戰場 2004》(Unreal Tournament 2004,以下簡稱 UT2004)是一款純粹用加量的思維來開發的遊戲。它擁有前作《浴血戰場 2003》(Unreal Tournament 2003)所有的關卡、武器及遊戲模式等內容,然後又新增了更多的內容,例如更大規模的作戰場景,以及坦克、戰機等交通載具,進一步增添了其豐富性。這使得 UT2004 在 FPS 玩家的心目中,或許可以說是一款符合完美設計典範的遊戲續作。

 

  • 閱讀更多 about How-To:Linux 安裝 Unreal Tournament 2004

How-To:Linux 安裝 Unreal Tournament (1999)

發表日期:星期六, 10/22/2016 - 20:39,更新日期:星期日, 10/05/2025 - 12:21

操作環境:

  • Fedora 42
  • Unreal Tournament v469d

 

  • 閱讀更多 about How-To:Linux 安裝 Unreal Tournament (1999)

ScienceAtHome

發表日期:星期六, 10/15/2016 - 21:03

電玩遊戲向來是採集科學數據的一項有效利器,不過 ScienceAtHome 這項計畫的特別之處則在於,他們是特地為了科學研究的目的,來開發出各式遊戲。這些遊戲會收集玩家的遊戲表現,並上傳至伺服器,藉此協助科學家解決問題或做出統計分析。例如其中的一款遊戲 Quantum Moves,是讓玩家在一個模擬的環境中操作原子的路徑,並嘗試獲得最高的分數,而遊戲所產生的數據則會用於量子電腦的研究。

 

Quantum Moves

 

遊戲
  • 閱讀更多 about ScienceAtHome

itch.io

發表日期:星期六, 10/08/2016 - 19:01

itch.io 是一個針對獨立遊戲的線上市集,除了可透過網站瀏覽外,它也提供了專屬的桌面客戶端,支援 Windows、macOS 及 Linux 平台。若跟 Steam 的客戶端比較起來,則 DR 覺得 itch.io 的客戶端比較不那麼臃腫,運作起來也順暢許多。不過這當然也是因為兩者所提供的功能規模天差地遠,itch.io 客戶端基本上就是一個簡化的網頁瀏覽器,再加掛本機遊戲庫的管理功能而已。但話說回來,用來購買及下載遊戲,也確實已足敷使用。

 

 

遊戲
  • 閱讀更多 about itch.io

CPU 隨附散熱器大評比

發表日期:星期六, 09/24/2016 - 22:03

有在碰電腦硬體的人往往都有一項認知:那就是 CPU 原廠所附的散熱器只是個堪用品,儘管規格與品質顯然有通過官方標準,但其散熱效能一定比不上市面上單售的散熱器產品。雖說如此,但究竟這些來自 Intel 及 AMD 的隨附散熱器,彼此之間,是否也有優劣差異,則難有準確的測試可以解答。因為這些散熱器適用的平台及 CPU 不一,因此在一般條件下不會有一個公正的環境能夠對它們做比對測試。

 

不過,來自 AnandTech 的一篇文章:Battle of The CPU Stock Coolers! 7x Intel vs 5x AMD, plus an EVO 212,解決了這項難題,並一共測試了七款 Intel 散熱器及五款 AMD 散熱器,再加上一款 Cooler Master EVO 212 作為對照組。如此一來,便能夠一窺這些散熱器的實質表現。

 

資訊技術
  • 閱讀更多 about CPU 隨附散熱器大評比

Word 繁簡轉換之問題

發表日期:星期六, 09/17/2016 - 21:08,更新日期:星期三, 09/21/2016 - 13:44

許多人都知道,Microsoft Word 有一項繁簡轉換的功能,能夠將文字在簡體中文及繁體中文之間互相轉換。雖然這確實是很方便的功能,但如果真的將這項功能應用在工作實務上,則很快就會意識到,它的轉換結果存在著一些問題。

 

儘管我們大概都明白,對於中文繁簡轉換,很難有完美的系統性解決方案(看看現今中文維基百科的繁簡亂象就知道了),因而轉換後的結果勢必都還要再做人工校正,以保障其正確性。然而 Word 的繁簡轉換功能卻存在著一些理應可以修復、卻一直沒有處理的 Bug(包含目前最新的 Word 2016 在內)。因此,本文接下來的內容會說明這些問題,讓有意使用 Word 繁簡轉換功能的人士可以留意到當中的地雷。

 

關於【使用台港澳等地字元】這個選項,目前並無已知的問題,若停用會出現諸如簡體的「并」字無法轉換成繁體「並」字的狀況,反之若啟用該選項則沒有負面效果。因此在做繁簡轉換時,這個選項應是必選且無害的。

 

筆記
  • 閱讀更多 about Word 繁簡轉換之問題
Pagination
  • First page « 最前
  • Previous page ‹ 上一頁
  • …
  • 頁面 32
  • 頁面 33
  • 頁面 34
  • 頁面 35
  • 目前頁面 36
  • 頁面 37
  • 頁面 38
  • 頁面 39
  • 頁面 40
  • …
  • 下一頁 下一頁 ›
  • Last page 最後 »
RSS 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