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劇

Arrival - the beginning is the end is the beginning

老實說,DR 很晚才注意到 Denis Villeneuve 這名導演的作品……話說某天在電視上隨意轉到《怒火邊界》(Sicario,2015)這部電影,一看下去驚為天人,整部電影剛好很對 DR 的味。尤其是看到一幕特種部隊在夜幕低垂時出擊的場景,更是讓 DR 直接將這部電影歸類到了經典的等級(YouTube 網站上有該片段的分享,可見不是只有 DR 一個人覺得這個場景棒到一個不行)。

 

 

顯然是因為 DR 平日的電影偏食性太重,才會錯失那麼多發掘到好電影的機會。不過也就這麼剛好,Denis Villeneuve 終於拍起了科幻電影,也就是這部《異星入境》(Arrival),而這正是 DR 偏愛的題材類型。

 

分類: 

電影心得回顧(2016)

去年看的電影比較少,因此不如順便借用一點篇幅,來說明一下 DR 在觀影心得中的評分原理。不過在此之前,應該先註明的是:在 DR 的設想裡,這些心得及評分「不是」作為某部電影是否值得去觀賞的建議。相反地,DR 認為就是要先去看過電影,這些內容才算真的具閱讀意義。因為這樣才有根據能夠去思考,究竟 DR 的觀點有沒有道理。

 

DR 對於電影的評分通常是採 10 分制,這主要是受到 IMDb 網站的影響,但同時 DR 也認為 10 分制在精度上是恰到好處。相較之下,若是採 5 分制過於粗糙,採 100 分制則過於精細。至於 DR 在各個分數上所設定的基本含意則如下所示:

分類: 

Rogue One: A Star Wars Story - 預告片僅供參考

當初 DR 在看到這部《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Rogue One: A Star Wars Story)的第一支預告片後,便覺得這部電影有十足潛力能夠成為 DR 最喜歡的星際大戰電影。然而不幸的是,這部 DR 最期待的星際大戰電影,觀影的結果卻反而讓 DR 覺得這是一部史上最無聊的星際大戰電影……

 

 

分類: 

Shin Godzilla - 這不是哥吉拉

身為哥吉拉迷,DR 必然從很早就相當關注有關於這部電影的一舉一動。然而所得知的這些資訊卻讓 DR 在還沒看到電影之前,就已經感到五味雜陳、憂喜參半。舉例來說,本片的特效導演是樋口真嗣,他曾負責平成卡美拉(Gamera)三部曲的視覺特效,而這三部電影的特效表現至今仍為特攝迷所稱道。但另一方面,本片的導演及編劇則是庵野秀明,而 DR 恰好就不太喜歡《新世紀福音戰士》。

 

 

接著是本片的故事,DR 從大約十二年前就希望東寶能夠拍一部沒有怪獸對決元素的哥吉拉電影,試著回歸它起初的災難本質,就如同 1954 年及 1984 年的《哥吉拉》(Godzilla) 一般。只不過當年的《哥吉拉:最後戰役》(Godzilla: Final Wars,2004)完全是變本加厲的反其道而行……終於,這部最新的哥吉拉電影並沒有其他怪獸,似乎我們終於可以專注在哥吉拉身上了?

 

分類: 

Suicide Squad - 融合怪誕與寫實的漫畫邪典

在 21 世紀的今天,難得看到有一部電影彷彿同時結合了《Escape from New York》(1981)的救援任務、《Assault on Precinct 13》(1976)的警匪合作、以及《Big Trouble in Little China》(1986)的妖魔鬼怪,而且它還是一部漫畫改編電影。

 

   

 

分類: 

Jason Bourne - 換標籤重新上架

在進戲院之前,DR 唯一擔心的一件事就是怕自己吐出來……雖然 DR 心理上認同搖晃式鏡頭(shaky camera)有其美學價值,但在生理上的承受能力卻很弱。儘管最後確實沒有吐出來,但後來一直處於「臨界點」的狀態,還是讓 DR 覺得非常痛苦。所以,自己以後應該只能放棄在大螢幕上看 Paul Greengrass 的電影了……

 

 

本片的故事走向就 DR 的觀點而言並不是非常滿意。由於 Bourne 系列本質上是動作電影的類型,所以觀眾事實上並不需要、也不期待看到更多有關於 Jason Bourne 過去的描述。因此它大可以將故事主題弄得更簡單一點,然後開發出更多、更新的動作場景,並且以更流暢的方式串連在一起。此舉雖不高檔,但或許是一種更符合觀眾期待的處理方式。

 

分類: 

Star Trek Beyond - 撕裂的伊卡魯斯

相較於前兩部作品,本片可以說是重啟版《星艦迷航記》(Star Trek)系列中,目前為止最接近經典風格的一部。觀眾可以從中見識到未知的星際領域、神秘的外星種族,以及各個核心成員突出的表現機會。然而另一方面,DR 卻對本集反派角色的層次感過於單薄,感到十足可惜。

 

 

初看之下,本片的反派顯得非常公式化,一看就知道絕非善類的扮相,讓人想到《惡魔咆哮》(Wishmaster,1997)這類恐怖片。此外,反派之特色看起來也有如在觀賞八零年代的科幻恐怖片,其設計水準似乎只稱得上是一般表現。雖然故事末了揭示了反派的根源,卻反而讓 DR 覺得本片劇本沒能充分發揮其中可發展之處。

 

分類: 

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 - 原來分裂比團結還好看

實在很難不將本片與先前的《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做比較。雖然在 DR 的觀點裡,兩部電影存在一些相似的問題,以及同樣無法被認真檢視的部份(例如故事邏輯性)。但無論如何,本片在架構上具有優勢,更容易就能滿足普羅大眾的喜好。

 

 

分類: 

10 Cloverfield Lane - 片名是唯一的缺點

電影《銀翼殺手》(Blade Runner,1982)及《兵人》(Soldier,1998)的編劇 David Webb Peoples 曾經自承,在他的構想裡,這兩部電影其實是發生在同一個宇宙中,因此它們之間共用了一些非常細微的元素。然而除了編劇自己的思緒外,兩部電影完全是大相逕庭的,而片商也沒有在片名或宣傳上做出任何連結。

 

 

分類: 

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 - 一將功成萬骨枯

孫子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但在萬眾期待之下,兩位超級英雄的腦袋卻彷彿都少了根筋,只能一步步走向生死對決一途。最終這場衝突也間接造成了無數生命財產的損失,進入了一種「我想拯救蒼生,蒼生卻因我而死」的悖論。

 

 

DR 覺得在進戲院看這部電影之前,其實應該要先做一點心理建設。那就是得認知到,超級英雄題材中的「好人對決」就有如科幻題材中的「時空旅行」一般,它的本質即是不合理的,若認真探究下去,其實本來就禁不起邏輯的考驗。

 

勢必可以創造出多種原因和故事走向讓超人跟蝙蝠俠大戰一場,來滿足本片的標題。雖然 DR 一時之間並不覺得本片在劇本上做出了最佳選擇,但顯然也不是太糟的選擇。而且 DR 真心認為,這並不是一齣好寫的劇本,事後在旁邊指指點點很容易,但若實際執行起來則應該沒有人會敢說簡單。

 

分類: 

頁面

Subscribe to RSS - 影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