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吉拉 -1.0》心得補遺
就本站可見的記錄來看,DR 很少會為已曾經寫過心得的電影,再補寫第二篇心得,這顯然是個難得的例外。先前《哥吉拉 -1.0》(Godzilla Minus One,2023)的心得,觀賞的途徑是在 Netflix 上。那個期間 DR 大約看了至少三遍,包含一次黑白版。不過由於近期台灣的兩次連假期間,終於有較小規模地(秀泰及美麗華限定)上映了這部電影,所以又去戲院看了兩次,分別是彩色及黑白版各一次,因此也讓 DR 覺得似乎是有點理由再寫些什麼。
就本站可見的記錄來看,DR 很少會為已曾經寫過心得的電影,再補寫第二篇心得,這顯然是個難得的例外。先前《哥吉拉 -1.0》(Godzilla Minus One,2023)的心得,觀賞的途徑是在 Netflix 上。那個期間 DR 大約看了至少三遍,包含一次黑白版。不過由於近期台灣的兩次連假期間,終於有較小規模地(秀泰及美麗華限定)上映了這部電影,所以又去戲院看了兩次,分別是彩色及黑白版各一次,因此也讓 DR 覺得似乎是有點理由再寫些什麼。
某方面是延續著前一篇文章的議題,在當時的工作經歷裡,VPS(virtual private server)主機也是公司的產品之一。而其具體的組成方式,是導入某個商務套件程式,藉此將 Linux KVM Hypervisor 伺服器打造成可對外販售 Windows 或 Linux 虛擬機(virtual machine,VM)、並且進行租戶管理的形式。
當作為一名新人工程師進入到一間經營許久的資訊公司,菜鳥屬性勢必是存在的,或多或少的差異而已。然而卻頗為驚訝地發現,至少就 QEMU/KVM 虛擬化這項領域而言,似乎是大家都一致地有些生疏,或者是沒有什麼人認真地關注它的細節。儘管公司的 VPS 產品服務也已經營運了數年,但實際上並沒有建立多少完善的知識體系。除了必須得自己從頭自學以前還未碰過的東西外,還必須試著解決一些累積的問題及懸案。
雖然 DR 自己的個人網站是使用 Drupal 架設,並且在近期因著版本升級的緣故,又陸續找時間做了許多調整措施。然而回想起來,其實在自己過去的工作經驗裡,接觸過最多的 CMS 是 WordPress,其次則是 Joomla。而這些經驗多數是來自於 DR 幾年前在雲端主機商做工程師的期間,因為虛擬主機(shared hosting)服務是公司的主力產品之一,並且有許多租戶是在虛擬主機上使用 CMS 來架設網站。
或許有人會有所預估,儘管虛擬主機是多租戶共用同一個網頁、資料庫及郵件伺服器,不過在給定的帳號權限區隔及資源配額下,如果租戶的網站配置有所缺失,那麼最多影響的是租戶自己的網站,而不會損害到整個基礎設施。然而實情並非如此,在各種可能發生的損害狀況裡,以下會列舉幾個還算相對單純的案例。
印象中好幾年前 DR 曾經有做過一次以電話啟用 Windows 授權的程序,所以這是一個有自身經歷證實可行的作法。後來就未曾再執行過,直到近期,公司有一部電腦的主機板故障,因此將核心零組件整個更換。更換後原先所配附的 Windows 10 Home 產品金鑰便無法直接生效。並且該金鑰也並未綁定在帳戶下,無法透過帳戶登入的方式轉移。於是便嘗試使用電話啟用的方式處理。
在 Windows 的電話啟用表單裡,選擇台灣地區後,所顯示的多組電話號碼,大致分成免付費電話的自動語音服務,以及付費電話的真人客服支援。由於 DR 許多年前的那次經驗,記得是與中文客服通話,應對過程蠻流暢的,所以還是傾向於優先採真人客服的方式。然而似乎總機設定有問題,實際上是撥不進去的(即便是在平日上班時間),所以只能改撥打提供自動語音的電話(00800-2468-1668)。
前一陣子試著對 ScummVM 回報一項問題,雖然 DR 僅是回報問題而已,並非是最終找出問題肇因、並且修正問題的貢獻者。然而在過程中則發掘到一些似乎是前所未聞之事,相當罕見,好像是應該稍微記錄下來。
首先是不知何故,除了首頁以外,DR 始終沒有辦法檢視 ScummVM Issue Tracker 網站上任何進一步的功能頁面,也就無法查看問題清單,以及提交 Bug 報告。因為一律都會出現以下的純文字輸出訊息(時間日期則會異動):
HTTP/1.1 NoneServer: gunicorn
Date: Sun, 29 Dec 2024 13:47:20 GMT
Connection: close
自從 Drupal 7 首次公告即將停止維護的期限後,雖然後續官方有做了數次的延緩,但其實 DR 仍是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並且循序地做相關的評估及測試。由於 2025 年 1 月 5 日已成為最終定案的停止維護期限,就不用再繼續掙扎了,趁著春節期間動手升級至 Drupal 10。
人生過程中,勢必不會從一開始就意識到,對於一部作品的觀感可能會隨著心智成長而有所轉變。以 DR 自己的經驗來說,其實就是有不少小時候看的電影,比方說在小學或國中時期,當時覺得不怎麼樣,或者是有些平淡;但等到年紀稍長,也許高中、大學以後,重新觀賞後卻有截然不同的體悟。儘管恐怕無法鉅細靡遺地列出究竟有哪些這樣的作品,不過本文還是試著簡單列舉幾個印象深刻、能夠馬上想起的例子。
《紅豬》(Porco Rosso,1992),光是看到主角長得一副豬頭樣,或許就可以理解為什麼 DR 小時候,對於這部作品好像沒有太大的興趣。以及在宮崎駿的作品集裡面,《紅豬》也是一部奇幻元素相對低上許多的作品,或許更不容易迎合年幼觀眾對於卡通片的期待。其中主角因未知(但有所暗示的)因素而以一副豬樣示人,應該是整個故事中唯一略帶奇幻風格的部份。
這個起因是赫然發覺在 Linux 系統上,倘若存在不只一個 Wi-Fi 無線網卡,則 NetworkManager 似乎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提供任何操作方式,能夠很便利的暫時性停用(及回復啟用)其中一個無線網路介面。要就是整個無線網路關閉,而沒有關閉特定裝置的選項(至少 DR 在 Fedora 40 發行版上研究了一陣的結論是這樣)。所以倘若有此需求,基本上還是得回歸最基本的網路控制指令,例如:
於是就設想了一種將其腳本化的方式:networking_control.py。此腳本設計並不要求帶入參數,會以選項清單的互動方式呈現。在給予可執行權限後,便以 root 權限執行即可:
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在網路上看到相關的討論時,都會讓 DR 思考是不是要寫一篇簡短的文章,來陳述一下自己偏好的作法。但似乎每次這個念頭都消逝得很快,變得沒有下文。直到過去一年間,因為不時要教導小朋友熟悉在 PC 上、特別是 FPS 遊戲常見的 WASD 操控方式。使得這個念頭持續浮現出來,覺得確實是應該要把一些個人看法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