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reator - 最終兵器是真愛
或許是因為 Gareth Edwards 不算是一位多產的導演,所以 DR 很僥倖地剛好看過他執導的每一部電影作品。最早是在 2014 年版的《哥吉拉》(Godzilla)仍在籌備階段時開始關注他的,於是先看了他的小成本獨立電影《異獸禁區》(Monsters,2010)。後來也看了《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Rogue One: A Star Wars Story,2016),雖然自己很明顯地不愛這部電影,但 DR 個人覺得這應該主要是迪士尼的責任,在製作過程中干涉了太多,而不是導演的問題。
Fallout Tactics: Brotherhood of Steel (2001)
《異塵餘生戰略版:鋼鐵兄弟會》(Fallout Tactics: Brotherhood of Steel,2001)是整個《異塵餘生》(Fallout)系列,在進入到 3D 化之前的最後一款遊戲。並且正如遊戲名稱所揭示的,這款作品並不屬於 RPG 遊戲的類型,而是戰術策略遊戲。以及遊戲的主軸,便是玩家將扮演鋼鐵兄弟會(Brotherhood of Steel)的一名戰士,帶領一支作戰小隊,解決上級所交辦的各式任務。
關於 Red Hat 近期停止公開發佈 RHEL SRPM 之探討
近期一個比較重大的產業消息,是 Red Hat 停止在公開站點(git.centos.org)上發佈 RHEL 的 SRPM 原始碼套件。直接公開的原始碼下載途徑僅存 CentOS Stream,也就是 RHEL 的上游開發版本。並且由於 CentOS Stream 更動較 RHEL 快速,所以其原始碼也不是完全與當前 RHEL 一致的狀態。至於 Red Hat 的訂閱用戶,則依然能夠從用戶後台系統、或者是使用 dnf/yum 工具來下載 RHEL 的 SRPM。
The Equalizer 3 - 現代西部電影
承繼過去兩部作品的特色,《私刑教育 3》(The Equalizer 3)並不是一部動作比例很高的電影。相反地,或許可以把它視為是一部帶有殺意的劇情片,殺戮只是故事的橋段而非主軸。倘若這是觀眾願意欣賞的類型,那麼應該會意識到本片有著許多的可看之處。
本質上《私刑教育 3》的故事是將西部片的框架以現代方式重現。主角 McCall 在義大利西西里執行他的仗義「任務」時,受到槍傷而奄奄一息,被一名好心的執法人員發現,送去給小鎮的醫師治療。因此 McCall 便暫居在小鎮裡等待身體康復,也漸漸熟悉小鎮的風土民情。然而與此同時,小鎮的居民也正受到黑手黨的迫害。於是就在黑幫份子的惡行越發猖狂下,McCall 決定出手送他們去見上帝……
Windows 作業系統的翻譯問題(無解?)
曾讀到一篇來自 PC Gamer 網站的文章《Windows 11's latest endearing mess rigorously and wrongly enforces Britishisms》,文章內容是關於有部份 Windows 11 用戶發現,在英式英文的語系下,檔案的右鍵選單會錯誤地將原本應該是「Compress to ZIP file」的敘述,替換成「Compress to postcode file」,也就是誤將壓縮檔 ZIP 格式,視為是美國的郵遞區號(Zone Improvement Plan,ZIP),並替換為英國的相應用語「postcode」。
產品金鑰經驗談與存廢探討
前陣子留意到幾則與 Windows XP 產品啟用有關的消息(例如 Windows XP activation algorithm cracked, keygen now works on Linux),描述如今 Windows XP 用於啟用產品的演算法已被完整地破解,已有工具能夠產出有效的產品金鑰(或者稱之為序號),並藉此完成離線啟用。考量到 Windows XP 這款自 2001 年問世的作業系統已停止支援多年,已經算是廢棄軟體(abandonware)的狀態。所以倘若仍有使用者因某些緣故,得將 Windows XP 安裝起來,那麼借助於第三方工具來完成啟用,也不會說是不恰當。
只是 DR 閱讀著這些資訊,心裡則不免在思考,既然開發及維護一套以產品金鑰(product key、license key、CD key 等等)為基礎的軟體授權驗證機制,總是需要耗費一定程度的心力及成本,並且還有可能陷入各種被嘗試破解的風險。那麼在如今諸如網路等技術相對更加發達的情況下,則未來軟體的銷售模式是否能更廣泛地減少對產品金鑰的依賴?
Extraction 2 - 那就是排骨酥湯啊
觀影媒介的品質,其實多少會影響到觀眾對作品的感受,特別是那些有著特效或動作場景的電影類型。所以當這年頭有越來越多的電影只在串流平台上播映時,就某種層面而言也是個兩面刃。一方面它降低了觀賞成本,並且提高了便利性,可以透過多種不同的裝置及規格來進行播放;不過另一方面,也就更難確保觀眾是在適切的設備下觀賞,增加了無法準確地評價的風險。
雲端服務中對密碼保護壓縮檔的防毒掃描
好段時間前,來自 Ars Technica 網站的一則消息:Microsoft is scanning the inside of password-protected zip files for malware,其內容描述一名安全研究員,發現他在 SharePoint 上保存的 ZIP 壓縮檔,即便有加上密碼保護,似乎仍會被雲端服務嘗試解開,並對裡頭的檔案進行防毒掃描,若是偵測到有惡意程式便會遭到封鎖。雖然微軟官方並未公開表述其解開壓縮檔密碼保護的方式,然而估計其中一種可能性,仍是透過某種經過蒐集的密碼清單來進行嘗試。
The weird world of Windows file paths
恐怕沒有多少人真的對 Windows 檔案路徑的運作方式,有很透徹的瞭解。在 Fileside 應用程式的部落格文章《The weird world of Windows file paths》裡,作者 Erik Jälevik 彙整了關於 Windows 檔案路徑的各項機制與特性。其中包含了各種不同的路徑表示方式,以及特殊的檔名限制等等。只能說一言難盡,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參閱。
倘若僅僅是作為 Windows 系統的終端使用者,那麼或許還不會覺得 Windows 檔案路徑的運作,有什麼特別稀奇古怪的地方。但如果是要編寫工具程式或批次腳本,就有可能會踩到地雷,而需要在設計上有所留意與調適。相形之下,真的會覺得還是 Linux 的世界單純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