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darkranger 在 週六, 08/27/2016 - 19:45 發表,更新日期:週曰, 05/20/2018 - 15:51
事實上這兩項更新已經運作一段時間了,但還是在這裡補個文字記錄。首先是由於空間吃緊,所以在 EC2 主機上加掛了一顆 SSD(General Purpose SSD)。再來則是借助 Let's Encrypt 所提供的免費憑證,本站新增 HTTPS 安全連線(也就是 https://darkranger.no-ip.org)。不過目前還沒有強制使用 HTTPS 的計畫,所以使用者仍然可用純 HTTP 的方式瀏覽。
05/20/2018 更新:
本站開始強制使用 HTTPS。
由 darkranger 在 週六, 08/20/2016 - 20:54 發表,更新日期:週一, 12/05/2016 - 15:10
日前 DR 協助同事檢查公司的郵件主機,想確認究竟對外開放了哪些服務。而對於這類需求,DR 總是認為使用 Nmap 做埠口掃描是很方便的檢查方式。於是就在自己的 EC2 主機上使用 Nmap,從外部網路來掃描該郵件主機。然而之後 DR 就收到了來自 Amazon 的一封信,標題為「Your Amazon EC2 Abuse Report」,內容則是可疑活動的記錄與警告,使得 DR 必須很快回信解釋一下原由。
經對方的回覆後才知道,原來在 EC2 主機上做這類動作,是要事先填表單申請的,真是孤陋寡聞。詳情可見官方說明頁面:Vulnerability and Penetration Testing。
由 darkranger 在 週六, 08/13/2016 - 19:38 發表,更新日期:週三, 07/19/2017 - 17:34
身為哥吉拉迷,DR 必然從很早就相當關注有關於這部電影的一舉一動。然而所得知的這些資訊卻讓 DR 在還沒看到電影之前,就已經感到五味雜陳、憂喜參半。舉例來說,本片的特效導演是樋口真嗣,他曾負責平成卡美拉(Gamera)三部曲的視覺特效,而這三部電影的特效表現至今仍為特攝迷所稱道。但另一方面,本片的導演及編劇則是庵野秀明,而 DR 恰好就不太喜歡《新世紀福音戰士》。
接著是本片的故事,DR 從大約十二年前就希望東寶能夠拍一部沒有怪獸對決元素的哥吉拉電影,試著回歸它起初的災難本質,就如同 1954 年及 1984 年的《哥吉拉》(Godzilla) 一般。只不過當年的《哥吉拉:最後戰役》(Godzilla: Final Wars,2004)完全是變本加厲的反其道而行……終於,這部最新的哥吉拉電影並沒有其他怪獸,似乎我們終於可以專注在哥吉拉身上了?
由 darkranger 在 週六, 08/06/2016 - 17:49 發表
在 21 世紀的今天,難得看到有一部電影彷彿同時結合了《Escape from New York》(1981)的救援任務、《Assault on Precinct 13》(1976)的警匪合作、以及《Big Trouble in Little China》(1986)的妖魔鬼怪,而且它還是一部漫畫改編電影。
由 darkranger 在 週六, 07/30/2016 - 17:29 發表
在進戲院之前,DR 唯一擔心的一件事就是怕自己吐出來……雖然 DR 心理上認同搖晃式鏡頭(shaky camera)有其美學價值,但在生理上的承受能力卻很弱。儘管最後確實沒有吐出來,但後來一直處於「臨界點」的狀態,還是讓 DR 覺得非常痛苦。所以,自己以後應該只能放棄在大螢幕上看 Paul Greengrass 的電影了……
本片的故事走向就 DR 的觀點而言並不是非常滿意。由於 Bourne 系列本質上是動作電影的類型,所以觀眾事實上並不需要、也不期待看到更多有關於 Jason Bourne 過去的描述。因此它大可以將故事主題弄得更簡單一點,然後開發出更多、更新的動作場景,並且以更流暢的方式串連在一起。此舉雖不高檔,但或許是一種更符合觀眾期待的處理方式。
由 darkranger 在 週六, 07/23/2016 - 16:14 發表
相較於前兩部作品,本片可以說是重啟版《星艦迷航記》(Star Trek)系列中,目前為止最接近經典風格的一部。觀眾可以從中見識到未知的星際領域、神秘的外星種族,以及各個核心成員突出的表現機會。然而另一方面,DR 卻對本集反派角色的層次感過於單薄,感到十足可惜。
初看之下,本片的反派顯得非常公式化,一看就知道絕非善類的扮相,讓人想到《惡魔咆哮》(Wishmaster,1997)這類恐怖片。此外,反派之特色看起來也有如在觀賞八零年代的科幻恐怖片,其設計水準似乎只稱得上是一般表現。雖然故事末了揭示了反派的根源,卻反而讓 DR 覺得本片劇本沒能充分發揮其中可發展之處。
由 darkranger 在 週六, 06/11/2016 - 17:13 發表,更新日期:週三, 12/28/2016 - 09:29
話說 DR 在 N900 上有使用一款聖經閱讀軟體 Katana,然而這個軟體卻有個問題,就是搜尋欄位無法使用輸入法,也就不能在搜尋經文時輸入中文。看了一下原始碼,發現該搜尋欄位是單純使用 Qt 的 QLineEdit 元件來建構,而無法使用輸入法的問題應該跟底層 Qt 函式庫在 Maemo 系統上的實作有關。因此一時之間也想不到有什麼好的修正方式。
由 darkranger 在 週六, 05/28/2016 - 18:33 發表,更新日期:週五, 09/02/2016 - 09:30
最近 DR 工作的地方開始使用線上打卡系統,來取代原本以門禁刷卡做出缺勤管理的方式。而這項變化也不免讓人思考,是否有更加自動化的打卡方式?由於 DR 上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電腦開機,至於關機則也是下班時的固定動作。於是便嘗試利用 Python 及 Selenium 撰寫了一支打卡程式,然後設法將它結合在電腦開關機的程序裡。
使用的作業系統為 Windows 7,一開始 DR 是將打卡程式加入到群組原則(gpedit.msc)的啟動 / 關機指令碼裡,但測試結果並不是很理想。於是便改為將程式捷徑放進使用者的「啟動」資料夾裡,讓打卡程式在進入桌面後自動執行。
至於關機的部份,則是再寫一支名為 shutdown.bat 的批次檔。該批次檔的作用是先後執行打卡程式及關機指令,因此只要使用者(也就是 DR 自己)的關機操作方式改為點選該批次檔,便會在關機前執行打卡動作。批次檔的內容如下:
@echo off
time_clock_automatic.py
shutdown /s /t 30
由 darkranger 在 週六, 05/07/2016 - 21:14 發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