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darkranger 在 週五, 05/01/2020 - 13:00 發表
過去本站有一些翻譯文章是散落在不同的文章分類裡,可能是屬於「雜文」或者是「資訊技術」。然而考量到日後若有篇幅較長的翻譯(事實上,這正在發生中……),則加以分拆,再利用文件區的階層式管理會比較好。因此既有的譯文也統一轉放置於該專區中,正如導覽列所示。
由 darkranger 在 週三, 04/22/2020 - 20:48 發表,更新日期:週曰, 10/10/2021 - 16:40
10/10/2021 更新:
本文的原始碼編譯流程已無必要性,因為目前 Raspbian 10 官方套件庫已經有收納更新的 Linux 內核版本,在升級內核後,已無須再另外編譯及安裝 wireguard 模組。以及套件庫內已收納 wg 工具,即便是初代 Raspberry Pi 也可單純使用 APT 安裝:
-
sudo apt install wireguard-tools
近期因設備管理因素,可能需要從外部監控特定場域的網路對外連通性,以及在必要時能夠透過 Wake-on-LAN 啟動區網中的特定主機。這些場域並沒有伺服器的存在,為一般用戶環境。雖然乍聽之下,似乎是挑一台電腦保持上線,再隨便弄一個遠端控制途徑就可以了,但這實在是不怎麼節能又醜陋。於是想了一下,歪腦筋動到庫存裡一顆從來沒用過的 Raspberry Pi(初代,Model B Rev 2)。
由 darkranger 在 週五, 03/27/2020 - 22:50 發表
由 darkranger 在 週五, 03/20/2020 - 21:23 發表
notcurses 是一款用於開發文字使用者介面(Text-based user interface,TUI)程式的函式庫,起源於作者 Nick Black 希望實現出比 ncurses 更加先進的功能。儘管通常 Linux 使用者若不是使用 GUI,就是做純粹的文字指令操作。不過就許多案例而言,介於兩者之間的 TUI 應用程式還是有它存在的價值,因此若能有更加新穎的開發函式庫問世,自然是樂觀其成。Hacking the planet with Notcurses(PDF)則是由作者親自編寫的電子書指南,倘若有開發 TUI 應用程式的需求,這應是相當有用的參考資源。
由 darkranger 在 週曰, 03/08/2020 - 23:09 發表,更新日期:週曰, 10/03/2021 - 11:13
最近碰到了一顆 Blackmagic Design 的 H.264 Pro Recorder,它是一款多媒體編碼裝置,能夠接入諸如 SDI、HDMI 等訊號來源,再轉換為 H.264/AAC 串流並經由 USB 輸送至電腦。雖然這項產品的定位並未包含直播功能,在原廠為 Windows 及 macOS 所提供的專屬軟體套件裡,僅能夠對串流做本地播放或儲存的動作。但由於這年頭線上直播的需求增加了不少,使得 DR 必須研究看看是否有物盡其用的解決方案。
由 darkranger 在 週六, 02/15/2020 - 12:28 發表
眾所周知,微軟已在今年一月正式釋出了以 Chromium 為基礎的 Microsoft Edge 版本,而不再使用自家的 Trident(又名為 MSHTML)瀏覽器引擎。雖然微軟對於 Trident 引擎還是有其它的使用計畫,看似並沒有消亡的情形。不過已經有開發者有感而發地發表了一篇文章:《Today, the Trident Era Ends》,內容以蠻豐富的篇幅介紹了當年 Internet Explorer 網頁瀏覽器(也就是 Trident 的具體化身)的技術創舉,對 Web 技術發展史有興趣的人可以閱讀看看。
儘管 Internet Explorer 曾因諸多問題而留下「萬惡 IE」的臭名,但從文章中可以看到,至少 IE 在積極開發的時期裡,也開創過許多網頁技術的先河。好似獨裁者在成為暴君以致於被推翻前,也曾經是好人一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