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darkranger 在 週五, 08/24/2018 - 22:39 發表
日前趁休假抽空去看了「怪獸之王 哥吉拉特展」,而以下是一些心得感想。

首先在展場門口及第一個展區,就可以聽到響亮的 1954 年原版《哥吉拉》(Godzilla)主題曲。不過這首由伊福部昭編寫、令影迷都耳熟能詳的主題旋律,事實上並非是為哥吉拉電影原創的,最早是使用在伊福部昭自己的交響樂作品中。後來到了 1948 年,伊福部昭還將類似的旋律運用在一部名為《社長與女店員》的電影裡(YouTube)──不不,DR 可不是因為找到了一段影片就在這裡鬼扯,相關的歷史都有記載在 akiraifukube.org 網站上。
由 darkranger 在 週曰, 08/19/2018 - 20:59 發表
M. Night Shyamalan 的電影《驚心動魄》(Unbreakable,2000),內容描述一名自認平凡的男性,卻潛藏著不死之身,面對幾乎必死無疑的處境,卻都能夠倖免於難。而同樣的故事大綱,若套用在這部《不可能的任務:全面瓦解》(Mission: Impossible - Fallout)上,似乎也毫無違和感,因為主角分明是超人轉世。無怪乎 Tom Cruise 未曾接演任何超級英雄電影──因為他不需要,光扮演 Ethan Hunt 就夠了。

由 darkranger 在 週曰, 08/05/2018 - 22:06 發表
2015 年的《怒火邊界》(Sicario),是一部非常超乎 DR 預期的電影。持平而論,這部電影的故事本身並沒有太多亮點,但導演 Denis Villeneuve 卻硬是把它拍成一部具有奧斯卡質感的作品。讓 DR 不禁懷疑,如果同年的競爭者再少一點,這部片應該會再多幾項提名,甚至有機會奪得幾座獎項。

然而續集《怒火邊界 2:毒刑者》(Sicario: Day of the Soldado),既少了前作導演 Denis Villeneuve 的參與、也無 Roger Deakins 的掌鏡,以及 Jóhann Jóhannsson 的配樂。說實在話,DR 其實並不期待它會達到與前作類似的藝術成就。再加上片名「Soldado」,也讓 DR 某種程度預估它會是一部更加動作導向的電影,不過這基本上也不是件壞事。
由 darkranger 在 週六, 07/28/2018 - 20:33 發表
雖然怪獸電影的海報或家用媒體封面,經常都有略嫌誇大、或不甚準確的情形。以誇大來說,可能就是怪獸的比例,比實際正片中還要大上許多,例如 1998 年的電影《酷斯拉》(Godzilla)。而至於不甚準確的情形,則例如 Toho Kingdom 網站所收集的海外錄影帶封面,不時會有明明是昭和哥吉拉的電影,封面畫的卻是平成哥吉拉。

由 darkranger 在 週五, 07/13/2018 - 22:07 發表
有別於多數漫畫英雄電影的主題,幾乎都是圍繞著拯救世界在打轉,《蟻人與黃蜂女》(Ant-Man and the Wasp)的故事主線基本上是一場尋親之旅,只是途中介入一名亟欲解救自己的變異者,再加上幾名惡棍而已。因此,本片不只是主角可以縮小,其故事規模也可說是小得令人出奇。

但在看多了那種動不動就要毀天滅地的漫畫英雄電影後,說實在話,DR 覺得本片的故事反而是一項不錯的特點。不僅如此,這部電影闔家觀賞的程度之高,恐怕其它漫畫英雄電影也難出其右。因為扣除那些 DR 也搞不清楚是生是死的雜魚不談,本片無論正反派的傷亡數皆是零。再加上全片從頭到尾皆充滿著一股家庭式喜劇的氛圍,以及變大變小變變變的炫麗技法。綜合來看,這應該是近年來最適合帶小朋友進戲院觀賞的漫畫英雄電影。
若要說缺點的話,DR 會認為本片的劇本可以再精雕細琢一點,但即便如此也無損於本片的娛樂價值。評分:7/10 分。
由 darkranger 在 週曰, 07/01/2018 - 16:30 發表
由 darkranger 在 週曰, 06/17/2018 - 22:49 發表
《侏羅紀世界》(Jurassic World,2015)的票房不只是好,而且是非常好,這點其實有點超出 DR 的預期。當年《侏儸紀公園》(Jurassic Park,1993)可說是影史上首次將已滅絕的恐龍生物,以非常逼真的方式呈現出來。如此爆炸性的成就,可以想見票房成果必然也是爆炸性的。只是到了《侏羅紀世界》的年代,栩栩如生的恐龍早已不是此系列的專利。就是在電視上的科普頻道裡,也不時會看到一些透過 CGI,描述恐龍生態的節目。

由 darkranger 在 週六, 06/09/2018 - 13:29 發表
由 darkranger 在 週曰, 06/03/2018 - 22:43 發表
由 darkranger 在 週曰, 05/27/2018 - 14:24 發表
這真的是「迪士尼版星際大戰系列」至今,DR 看得最順眼的一部電影。原本 DR 還蠻擔心本片因為中途更換導演的緣故,會破壞掉電影最終的品質。但就結果來看,本片不僅有中上的水準,在各個部份都有不錯的表現。甚至在某些層面上,比起過去幾年的星際大戰電影都還要好。

若將這部《星際大戰外傳:韓索羅》(Solo: A Star Wars Story),與先前的《俠盜一號》(Rogue One: A Star Wars Story,2016)做個對照,或許初看之下,會覺得前者的優勢在於題材較為輕鬆。但實際上,本片卻反而有一股老西部電影般的嚴肅,故事中的角色不時流露著一股身不由己的掙扎。這種情感層面,比起其它星際大戰電影時常沒來由的大無畏精神,顯得更有層次感許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