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K3
Q1K3 是 2021 年 js13kGames 競賽中的獲獎作品。所謂 js13k,顧名思義,就是開發出大小只能有 13KB 的 JavaScript/HTML5 遊戲。而 Q1K3 即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實作出 FPS 經典《雷神之鎚》(Quake,1996)的遊戲體驗。儘管畫面效果想當然耳不能多精細,但成果已相當驚人。由於是 HTML5 遊戲,所以可以直接在網頁瀏覽器上玩玩看。或者有興趣的話,也可以研究其程式碼,看看是如何做到的。
Q1K3 是 2021 年 js13kGames 競賽中的獲獎作品。所謂 js13k,顧名思義,就是開發出大小只能有 13KB 的 JavaScript/HTML5 遊戲。而 Q1K3 即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實作出 FPS 經典《雷神之鎚》(Quake,1996)的遊戲體驗。儘管畫面效果想當然耳不能多精細,但成果已相當驚人。由於是 HTML5 遊戲,所以可以直接在網頁瀏覽器上玩玩看。或者有興趣的話,也可以研究其程式碼,看看是如何做到的。
以生存恐怖類冒險遊戲見長的 Frictional Games,近期在宣傳新作《Amnesia: Rebirth》的同時,也將兩款舊作《Amnesia: The Dark Descent》及《Amnesia: A Machine for Pigs》的原始碼以 GPL 授權條款釋出。相關消息請見 Amnesia is now open source!,GitHub 專案頁面則於以下連結:
由於限期免費的緣故,DR 在 Steam 上入手了這款先前還未曾玩過的遊戲。《全軍破敵:幕府將軍 2》(Total War: Shogun 2,2011)是《幕府將軍:全軍破敵》(Shogun: Total War,2000)的直接續作,而後者也是整個《全軍破敵》(Total War)系列的第一部作品。不過當年在台灣發行時是單純命名為《幕府將軍》,如果稍微參照以下簡表,就會知道《全軍破敵》這個系列譯名是何時成形的:
《異塵餘生 2》(Fallout 2,1998)是 DR 接觸的第一款美式 RPG,至今來看也是 DR 最喜歡的 RPG,重玩了不下四次。然而 DR 先前從來沒有玩過一代(Fallout,1997),儘管當年台灣也是有上市的,DR 也知悉有這款遊戲(早期中文媒體曾將其暫譯為《輻射天空下》──這也是不錯的名稱)。但或許是因為二代有中文版,對於一個白目國中生來說勢必是比較平易近人一點。
在過去八、九月間,DR 的空餘時間多是在對一款數年前的舊程式做改版及清理的動作。完成作業後,DR 想說又是可以找個遊戲來放輕鬆的時候了。於是就從待玩清單裡挑了《Into the Breach》這款回合制策略遊戲來玩。但……結果誤會大了,因為這款遊戲十足燒腦,玩起來一點都不輕鬆啊!
有點忘記是在 2017 年的哪個時候,那時 DR 終於拿到了《全軍破敵:競技場》(Total War: Arena)的 Alpha 測試資格,於是便隨著 Alpha 不定期開放測試的期間,開始玩起了這款遊戲。接著更一路玩到伺服器常態性開放的封測(Closed Beta)階段、以及剛開始公測(Open Beta)的時候,也就是 2018 年初左右。
話說前陣子 DR 在自己的 GOG 遊戲庫裡發現了一款《極速天龍復刻版》(Full Throttle Remastered,2017),似乎又是某一次限期免費贈送下所收進來的遊戲,雖然 DR 自己並沒有什麼印象……總之,這再次燃起了 DR 挑戰冒險遊戲的壯志,於是就玩了下去。結果,儘管遊戲確實是做得不錯,但卻是玩得頗為氣餒。因為 DR 在整個遊戲過程裡算是相當依賴攻略,顯見自己資質依然愚鈍,不適合玩這種解謎類的遊戲。
前陣子有一款新的 PC 遊戲上市:《BattleTech》,正如其名,它就是歷史悠久的桌上戰棋遊戲系列「BattleTech」的電子改編版本。除了這款新遊戲以外,此系列最為人所知的電子遊戲作品,可能要算是機器人戰鬥模擬遊戲《機甲爭霸戰》(MechWarrior)系列。但除此之外,其實 BattleTech 還有一個相對壽命較短、至今只出過兩代的即時戰術遊戲:《機甲指揮官》(MechCommander,事實上當時台灣發行時譯名為《鋼彈司令》,但 DR 覺得這名稱實在太鳥,故本文不會用此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