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DarkRanger's Secret Area

主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Linux
  • 程式開發
  • N900
  • 譯文
  • 資訊技術辭典

文章分類

  • 影劇
  • 遊戲
  • 筆記
  • 雜文
  • 資訊技術
  • 站務訊息

最新內容

  • The Running Man - 活著就是希望
  • Predator: Badlands - 越級打怪的砂鍋魚頭
  • Firefox 個人化調整筆記
  • UZDoom
  • Windows 生命週期應有之變革
  • Tron: Ares - 聽專輯送電影
  • Benjamin Button Reviews macOS
  • One Battle After Another - 非同尋常的即刻救援
  • I Want to Love Linux. It Doesn't Love Me Back
  • You no longer need JavaScript

資訊技術

Porting Source to Linux

發表日期:星期六, 04/20/2013 - 21:47,更新日期:星期日, 04/21/2013 - 03:04

「Porting Source to Linux」是 2013 年 GDC(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 與 GTC(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大會中的一場講題,由 NVIDIA 和 Valve 的人員主講。內容首先談的是將 PC 遊戲移植到 Linux 平台的價值、再來則是移植過程中的問題排解(以 OpenGL 為主)。

資訊技術
  • 閱讀更多 about Porting Source to Linux

關於 KDE 專案原始碼險些全毀事件……

發表日期:星期六, 04/06/2013 - 20:19,更新日期:星期六, 04/03/2021 - 03:07

在我們目前所處的這個年代裡,開放原始碼已經成為一種相當重要的軟體開發模式,許多由社群或是企業所主導的專案都是依此而生,例如 Linux、Mozilla 等。在網路上也可以看到新的(或者衍生出的)開源碼專案幾乎是時時刻刻的在產生,任何人只要能夠建構出原始碼的管理平台,就可以啟動專案,然後開始讓多人協同開發。

 

不過長年以來,似乎缺乏案例來檢視這些開發專案對於「災難避免與復原」的能力,直到最近 KDE 專案的管理人員爆出了其原始碼「差點全毀」的事件,而這裡頭所蘊含的資訊應該可以作為一些借鏡。

 

Linux 桌面系統的使用者應該都很熟悉 KDE 這項專案,因為 KDE 最主要的工作成果就是同名的 KDE 桌面環境,而這款桌面環境已經被包含在許多 Linux 發行版裡。儘管 KDE 未必是規模最大的開放原始碼專案,不過由於整個 KDE 專案幾乎囊括了一款桌面系統所應具備的所有軟體(辦公、多媒體、網路、繪圖甚至是遊戲等等),因此它事實上還包含了許多子專案。所以這項專案在原始碼管理的數量與複雜性上仍然是很龐大的。

 

資訊技術
  • 閱讀更多 about 關於 KDE 專案原始碼險些全毀事件……

Hildon Foundation

發表日期:星期六, 03/02/2013 - 17:55,更新日期:星期日, 12/11/2022 - 20:18

還有在使用 Nokia N900 的人,應該大約在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都有遭遇到無法線上更新套件、或者連線非常緩慢的狀況,並且主要的社群網站 maemo.org 也在這段期間時常有無法連上的情形。這是因為 Nokia 於去年便宣佈將停止支援 Maemo 裝置的線上服務,所有的伺服器將交由 Maemo 社群自行維護。對此,Maemo 社群成立了 Hildon 基金會來組織後續的維護工作。實際的轉移動作大約在去年的聖誕節前開始執行,相關的說明與工作進度可參考以下頁面:

資訊技術
  • 閱讀更多 about Hildon Foundation

在使用 UEFI 介面的 Samsung 筆電上執行 Linux 會導致無法開機

發表日期:星期二, 02/05/2013 - 22:48,更新日期:星期四, 02/14/2013 - 19:45

絕大部分的電腦在出貨時預設搭載的作業系統都不是 Linux,不過使用者若嘗試自行安裝並執行 Linux 通常也不會對硬體造成什麼嚴重影響,頂多就是硬體不支援、無法執行而已。然而就在大約半年前,一名 Ubuntu 的使用者回報說他在一台 Samsung 的筆電上使用 UEFI 介面去啟動 Ubuntu 12.04 就造成當機、以及更嚴重的……強制關機後就再也開不了機(電源按鈕無反應)。

 

一開始他大概以為只是純粹衰到,便在保固期內送回原廠維修、更換主機板後拿回來再試一次,結果筆電又陣亡了,還是一模一樣的死法。這下他明白事有蹊蹺,於是在 Launchpad 上提報出來,竟然有為數不少的使用者也接著反應相同的狀況:

https://bugs.launchpad.net/ubuntu-cdimage/+bug/1040557/

 

資訊技術
  • 閱讀更多 about 在使用 UEFI 介面的 Samsung 筆電上執行 Linux 會導致無法開機

CAS Raspberry Pi Educational Manual

發表日期:星期二, 01/08/2013 - 00:08,更新日期:星期二, 05/13/2014 - 09:53

Raspberry Pi 是一款價格低廉、採用 ARM 架構、以 Linux 為作業系統並且只有一張卡片大小的微型電腦裝置,從 2012 年發售至今已經由許多玩家開發出各式各樣的應用,例如小筆電、遊戲機、叢集系統和機器人控制等等。而已知在台灣可以買到 Raspberry Pi 的管道之一為天瓏網路書店,就連 DR 自己也覺得有空應該買一塊來玩玩……

 

 

資訊技術
  • 閱讀更多 about CAS Raspberry Pi Educational Manual

從中指事件淺談 Linux 硬體支援

發表日期:星期日, 07/01/2012 - 23:05,更新日期:星期日, 07/01/2012 - 23:36

這其實是大約兩週前發生的事情了,網路上也已經有很多相關討論文章,所以本文就時效性來說有點晚,但沒辦法,DR 一直到這週末才算有空寫些東西……若有對「中指事件」仍一無所悉的人可以參考 DR 以下的說明:話說 Linus Torvalds 於 6 月 14 日在芬蘭的 Aalto 大學演講並接受學生提問(Aalto Talk with Linus Torvalds),其中有一名學生提到她有一台筆電(於影片中大約 48 分鐘又 13 秒的位置),裡頭使用了 NVIDIA 的雙顯卡(Intel 的內顯加 NVIDIA 的獨顯)規格,但她對於如何在 Linux 上做顯卡切換感到十分困擾,因為 NVIDIA 並沒有對此切換功能(NVIDIA Optimus)提供任何 Linux 平台的支援。而 Torvalds 的回應是:NVIDIA 是他所交手過最糟糕的公司,並且說明了一些狀況,接著他趁此機會對著鏡頭說:「NVIDIA, f**k you」,然後比了個中指。

 

中指是什麼?

 

資訊技術
  • 閱讀更多 about 從中指事件淺談 Linux 硬體支援

Mozilla Thimble and HTML editors

發表日期:星期六, 06/16/2012 - 15:47,更新日期:星期三, 06/20/2012 - 20:28

Mozilla Thimble 是一個由 Mozilla 所開發的線上網頁製作工具,使用者可以在瀏覽器上直接編寫網頁原始碼,然後即時的瀏覽呈現結果,因此 Mozilla Thimble 可以作為學習 HTML 的工具,或者用來快速測試 HTML 程式碼。該工具目前仍在測試階段,就 DR 的試用狀況來說,在 Google Chrome 上的游標會變得怪怪的,但使用 Mozilla Firefox 就沒有這問題。

 

資訊技術
  • 閱讀更多 about Mozilla Thimble and HTML editors

Linus Torvalds: Linux succeeded thanks to selfishness and trust

發表日期:星期三, 06/13/2012 - 23:42,更新日期:星期三, 06/13/2012 - 23:50

來自 BBC News 對 Linux 原作者暨現任專案領導人 Linus Torvalds 所做的專訪:

http://www.bbc.com/news/technology-18419231

資訊技術
  • 閱讀更多 about Linus Torvalds: Linux succeeded thanks to selfishness and trust

PS Vita 所使用的開放原始碼軟體

發表日期:星期一, 04/09/2012 - 14:29

新聞出處來自 LinuxTOY,PS Vita 是 Sony 最新推出的掌上遊戲機,而事實上 PS Vita 使用了許多開放原始碼的技術,例如 FreeBSD 和 NetBSD,似乎顯示出 PS Vita 所使用的作業系統實則為基於 BSD 所發展的 Unix-like 作業系統。至於為什麼是用 BSD 而非 Linux,也許是因為 BSD 授權許可證並不要求修改者回饋其原始碼。

 

以下是根據官網資料所列出的開源碼軟體名單:

資訊技術
  • 閱讀更多 about PS Vita 所使用的開放原始碼軟體

How Linux is Built

發表日期:星期五, 04/06/2012 - 10:49,更新日期:星期二, 12/27/2022 - 19:06

來自 Linux 基金會的宣傳影片 How Linux is Built。老實說其中有一段敘述 DR 覺得不是很恰當,在開發與發佈時程方面,用「A new kernel comes out every 2-3 months」去比較「years for competing operating systems」,聽起來像是犯了系統核心(kernel)與整個作業系統在範圍上的不對等比較。再者,從產品營運的角度來說,kernel.org 發佈新 kernel 的速度多快並不重要,因為沒有任何終端產品會直接選用最新版本的 kernel。

 

簡而言之,Linux kernel 並不是越新越好,最新的版本通常代表著支援最新技術,但在漏洞修補方面,數字較小的版本號很有可能表現得比較好。

資訊技術
  • 閱讀更多 about How Linux is Built
Pagination
  • Previous page ‹‹
  • 頁 9
  • 下一頁 ››
RSS 清單 資訊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