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DarkRanger's Secret Area

主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Linux
  • 程式開發
  • N900
  • 譯文
  • 資訊技術辭典

文章分類

  • 影劇
  • 遊戲
  • 筆記
  • 雜文
  • 資訊技術
  • 站務訊息

最新內容

  • You no longer need JavaScript
  • Python: The Documentary
  • Mars 3D (1997)
  • 《哥吉拉大解剖圖鑑:西川伸司解構怪獸深淵》
  • How-To:Linux 安裝 Wargus
  • 網站主機 PHP 版本升級至 8.3
  • Operation Elop 13. The catastrophe called Symbian
  • I use zip bombs to protect my server
  • Iconography of the PuTTY tools
  • Fedora 42 安裝 OpenSSL 1.1

資訊技術

Who is the target user?

發表日期:星期五, 09/09/2022 - 22:06

由 KDE 專案的開發者 Nate Graham 所發表的一篇文章《Who is the target user?》,內容以桌上角色扮演遊戲《吸血鬼之避世潛藏》(Vampire: The Masquerade)的技能點作為引言,來探討在軟體開發領域中,如何根據使用者的技能等級來進行分類。並藉此分析目標群體,以便找出合適的軟體設計。在該遊戲裡,電腦(Computers)技能按點數多寡,從 1 到 5 可分為以下五種等級:

  1. 學生(Student):懂得點選操作。
  2. 大學(College):能夠處理簡易資料。
  3. 大師(Master):具備軟體設計能力。
  4. 博士(Doctorate):可受聘為顧問,舒服度日。
  5. 學者(Scholar):總是走在科技前沿。

 

資訊技術
  • 閱讀更多 about Who is the target user?

Flatpak Is Not the Future

發表日期:星期六, 08/27/2022 - 19:10

眾所周知,有別於 Windows 及 macOS 系統,主要是使用個別的安裝程式來執行軟體安裝動作。Linux 作業系統通常是利用發行版所提供的套件管理工具,例如 apt、yum 及 dnf 等等,從設定好的套件庫來源中下載及安裝軟體套件。當然某些情況下也會存在獨立的安裝程式,不過其具體的實作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可能很粗略,也可能做得很精密。除此之外,也是有針對特定領域、並且是使用者層級的管理工具,比方說 Wine 相容層可以用於安裝及管理 Windows 應用程式;以及 Steam 遊戲平台則是用於安裝及管理遊戲程式。

 

資訊技術
  • 閱讀更多 about Flatpak Is Not the Future

01/13/2022 Firefox 當機事件回顧

發表日期:星期六, 06/25/2022 - 15:46

如文章標題所示,這其實是發生在好段時間前的事了,但直到最近,腦袋才比較有空可以認真看一下相關的細節。話說在 1 月 13 日當天下午,包含 DR 自己、以及公司內其他少數有在使用 Firefox 瀏覽器的同事,都發現網頁突然皆無法開啟。除此之外瀏覽器也無法正常關閉,只能從背景殺掉。但殺掉重啟後狀況依舊,開啟網頁都卡住不動,而同時間其它瀏覽器都是正常的。

 

雖然 DR 個人蠻期望 Firefox 能夠擁有更多的使用者,但諷刺地,正是因為公司內 Firefox 使用者不多,不然這真的會是大事件。而網路上當然也是有哀號聲,於是循線找了一下(1749908 - Infinite loop in HTTP3 hangs socket thread),發現若透過 about:config,停用 network.http.http3.enabled 參數,也就是將 HTTP/3 通訊協定停用,則 Firefox 便能夠恢復正常。

 

資訊技術
  • 閱讀更多 about 01/13/2022 Firefox 當機事件回顧

Pentium on a 386 motherboard

發表日期:星期日, 02/20/2022 - 15:45

在 Dependency Injection 網站上有著許多關於早期 PC 硬體的文章,其中有一篇《Pentium on a 386 motherboard》更是特別,是嘗試將一顆 Pentium Overdrive CPU,安裝到理應不相容的 386 主機板上。原來儘管兩者有著不同的針腳數目,但 Pentium Overdrive 多出來的針腳似乎不致影響系統的基本運作。於是作者先在 CPU 上銜接一個 PGA169 插座,來略過那些多餘的針腳,再將 CPU 安裝到主機板上。然後就成功開機,進入到 DOS 作業系統了……

 

資訊技術
  • 閱讀更多 about Pentium on a 386 motherboard

ddrescue 磁碟對拷腳本

發表日期:星期五, 01/28/2022 - 22:56,更新日期:星期日, 12/11/2022 - 20:15

可能先前多少曾提及過,ddrescue 這款磁碟救援工具已是 DR 最主要的磁碟複製方案。基本上無論磁碟好壞,DR 預設都是使用這支工具來做複製。這樣做的好處,是即便中途發生非預期的讀取失敗,也無須中斷重來。而且能夠將錯誤區域註記下來,後續便可再針對錯誤區域重試,或者做其它的處置。

 

去年為公司的舊電腦規劃了中期延壽計畫,雖然其中有許多電腦大概都用了超過 10 年。但其實只要將 HDD 換成 SSD,就能夠獲得顯著的效能改善,足敷日常任務所需。因此便經常使用 ddrescue,將舊 HDD 的資料原封不動地對拷到新的 SSD 上。倘若新的磁碟較大,則對拷後便會再用其它工具(如 GParted 等),做分割區大小的調整。

 

資訊技術
  • 閱讀更多 about ddrescue 磁碟對拷腳本

How Linux and open-source software took the computing world by storm

發表日期:星期五, 01/14/2022 - 21:49

來自 Flux 網站的播客文本《How Linux and open-source software took the computing world by storm》,內容是與 Miguel de Icaza 的訪談。Miguel de Icaza 是 Midnight Commander 檔案管理員的原作者,也是 GNOME 專案的創始人之一。

資訊技術
  • 閱讀更多 about How Linux and open-source software took the computing world by storm

Every version of Windows, ranked from worst to best

發表日期:星期六, 12/04/2021 - 00:09

伴隨著 Windows 11 的發佈,似乎不可免俗地,開始會有媒體回顧過去 Windows 的各個版本。前陣子 PC Gamer 網站有一篇文章《Every version of Windows, ranked from worst to best》,內容簡單評比了 Windows 的過往版本。由於係針對桌面電腦領域,因此諸如 Windows Server、Windows Embedded 及 Windows Phone 等,並不在討論的範疇內。而其中唯一的例外,大概是 Windows 2000 這款同時跨足桌面及伺服器領域的作業系統。

 

資訊技術
  • 閱讀更多 about Every version of Windows, ranked from worst to best

Command Line Wizardry

發表日期:星期日, 11/14/2021 - 21:52

Ars Technica 網站有一個寫得很好的教學專題:Command Line Wizardry,內容非常清晰易懂,說明了數種在 Unix-like 命令行介面下的實務操作需求。第一篇介紹 sed、awk 及 grep 這幾款常見的文字工具;第二篇則說明 Bash 的變數宣告、迴圈,以及進一步組織成批次化腳本執行的方式。很適合新手或者是像 DR 這種記憶力不好的人,作為隨手的參考資源。

 

不過其實 DR 自己很少寫 Bash 腳本,會寫成 Bash 腳本的,通常都是單純一連串的指令集合。但只要是更加程式化,或者邏輯性更重的,那麼只要環境許可,則多半會用 Python 來寫。這或許是因為,DR 始終覺得 Bash 腳本看起來像是火星文,不太對味……相形之下 Python 則清晰很多。

 

資訊技術
  • 閱讀更多 about Command Line Wizardry

A decade and a half of instability: The history of Google messaging apps

發表日期:星期日, 10/24/2021 - 23:13

來自 Ars Technica 網站的文章《A decade and a half of instability: The history of Google messaging apps》,寫得鉅細靡遺又鞭辟入裡,豐富且詳細地交代了 Google 過去十六年來,所有與即時通訊(包含文字訊息、通話及視訊等)相關的產品及服務。

 

也是看完這篇文章,才讓 DR 驚覺,原來 Google 在即時通訊這項領域出奇地失敗,完全不像是作為網路巨頭應有的表現。一堆 Google 旗下服務都有自己的通訊功能,且彼此並不互通。另一方面,專注於即時通訊的產品也是一換再換,讓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安定下來。

 

資訊技術
  • 閱讀更多 about A decade and a half of instability: The history of Google messaging apps

Launchpad now runs on Python 3

發表日期:星期六, 10/09/2021 - 17:15

由 Colin Watson 所撰寫的文章《Launchpad now runs on Python 3!》,其內容總結了將 Launchpad 軟體協作平台從 Python 2 移植到 Python 3 的歷程,值得參考。由於 Python 2 的最終版本(2.7.x)已於 2020 年 1 月停止維護,因此勢必會有許多原採用 Python 2 作為開發語言的組織,得考慮安排期程,將程式碼轉換至 Python 3 的環境。

 

資訊技術
  • 閱讀更多 about Launchpad now runs on Python 3
Pagination
  • Previous page ‹‹
  • 頁 4
  • 下一頁 ››
RSS 清單 資訊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