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odus: Gods and Kings - 抽刀斷水水分流
這是一部令人費解的電影,跟聖經中的其它故事相比,照理講摩西引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算是很容易執行的題材,因為故事本身就已擁有豐富的人物、事件、戲劇性以及衝突性。而且就算稍微以無關信仰的觀點來看,這也是一則描述奴隸以非暴力方式脫離暴政、重返自由的神奇故事,不需要大肆改動也能夠滿足普羅大眾的意識型態。但本片迴異於聖經原著的諸多改動就如同片名的副標題(Gods and Kings)一般,令人不知所云也不明所以。
這是一部令人費解的電影,跟聖經中的其它故事相比,照理講摩西引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算是很容易執行的題材,因為故事本身就已擁有豐富的人物、事件、戲劇性以及衝突性。而且就算稍微以無關信仰的觀點來看,這也是一則描述奴隸以非暴力方式脫離暴政、重返自由的神奇故事,不需要大肆改動也能夠滿足普羅大眾的意識型態。但本片迴異於聖經原著的諸多改動就如同片名的副標題(Gods and Kings)一般,令人不知所云也不明所以。
會去看這部電影的起因是好奇為什麼 M4 雪曼(Sherman)在預告片裡頭好像神兵利器一樣。然而當看到 Brad Pitt 所演的主角留著一頭帥氣的髮型、手持 StG 44 突擊步槍並且還操著一口流利德語時,DR 開始覺得不太對勁……最後看完電影才發現,原來被美化的並不是坦克、而是所謂的戰場英雄,而且其手法簡直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
本片以極度血腥的影像來強調戰場的殘酷,但並不因此表示這部電影就是寫實的。相反的,本片處處以違背現實的設計讓主角有發揮的場合,這種刻意塑造出來的英雄反而是一種極度不真實的表現。例如一場步兵與戰車協同作戰的戰鬥竟無任何一位軍官在場(連個排長都沒有?),而任由階級為上士的裝甲兵主角進行指揮,甚至還能夠恣意妄為下令射殺戰俘。
其它違背現實的部份還包括了毫不重視偵查的戰車行進,以及近乎白痴般的德軍表現。片中德軍實施伏擊的成效被刻意減弱,面對拋錨的雪曼坦克更是漫無章法。在最終決戰前,已經看到德軍裝備有大量的反坦克武器(Panzerfaust),整場戰鬥卻只發射了兩次。
Christopher Nolan 算得上是這個世代所公認的傑出導演(以及編劇),然而普羅大眾對於他的作品最熟知的印象應該是他成功建構出了一個寫實且嚴肅類型的漫畫英雄系列。除此之外,如果要進一步陳述 Nolan 的作品特色,或許很多人就講不太出個所以然。不過若是看完本片再和 Nolan 先前的作品進行對照,可能就會發覺到其實 Nolan 對於科幻題材的掌握也是非常獨樹一格的。
1995 年的《仙劍奇俠傳》是 DR 所玩的第一款角色扮演遊戲(Role-playing game,RPG),也因為這樣,使得當年 DR 還以為 RPG 就是一直在走迷宮。後來在某遊戲雜誌上讀到這款遊戲的評析,才發現原來它利用大量迷宮填充遊戲長度的作法正是為人詬病的地方。事實上「地下城」(Dungeon)才是 RPG 的基本元素之一,並且跟所謂「迷宮」(Maze)並不是等同的概念。
回想起來,走迷宮算是 DR 相當厭惡的遊戲過程。地下城也好、迷宮也罷,那個年代的 RPG 可沒有地圖功能,老一輩的玩家往往得自己畫出地圖以記錄重要資訊。不過 DR 倒沒有這樣的經驗,當年即便是面對《仙劍奇俠傳》中最困難的試煉窟迷宮,也僅是靠著一股瘋狂毅力走到最難找的底層。
不過若只是靠著這股傻勁來應付電影裡頭的高科技迷宮,應該會直接死在迷宮裡。
原本神力女超人這類的題材應該不算很常見,卻被某電玩改編的電影系列給用到快爛掉……所幸本片還給觀眾一個還算有新意的呈現。這年頭幾乎所有的超級英雄電影都是從漫畫改編而來的,像本片這樣擁有原創性的電影堪稱異數,並且相較於那些漫畫英雄電影,本片對於超人本質的探討可說是深入許多。
看著片中所呈現的景象,或許能夠意會到自己正生活在當年僅限於科幻作家所想像出的未來:一個東、西方文化高度融合的世界。不過其它方面倒是與科幻作家們所預測的大相逕庭,我們所處的世代並沒有像科幻題材所描述的那樣有著飛行車、雷射槍、奇裝異服以及太空殖民等等的發展,反而是網際網路與資訊技術所帶來的變革應該會讓這些作家們大吃一驚。
這是 DR 最期待的 2015 年電影。
日前官方將長度達兩分多鐘、為今年 Comic-Con 準備的預告片於 YouTube 上公開。本片的預定上映日期為明年五月,相較於《哥吉拉》(Godzilla,2014)未曾公開發佈過 Comic-Con 的預告片,官方這次緊接著就在網路上發佈的措舉可說是直接滿足了影迷的期待。由於這個經典系列畢竟年代久遠、也不是那麼熱門,或許此舉是想要試試水溫、測試一下市場反應。
從點播率來看,片商應該可以放心了,就是連 DR 自己都不知道重複看了幾遍。
八、九零年代的電視卡通《忍者龜》可說是 DR 那一輩的童年共同回憶,那個時期的媒體來源自然不及現在這麼多元,因此只要有出現在老三台的電視節目基本上都會成為大家的共同回憶。即便是像《凡爾賽玫瑰》這種根本沒幾個小孩看得懂的卡通,也會因為曾經在老三台播映過(印象中是週末晚上十點左右的時段,有看過的小孩表示他們都沒有乖乖上床睡覺)而成為不少人的童年回憶。
雖然 DR 的童年時期非常喜愛《忍者龜》卡通,也看過當年由香港嘉禾製作的真人電影,甚至是任天堂紅白機上的遊戲也玩了一些。但終究來說,DR 稱不上是《忍者龜》的愛好者,這不過是童年娛樂的一部分。所以其實 DR 並沒有資格去評斷這部新的《忍者龜》電影是否有忠於所謂的原始素材。就跟大多數人一樣,DR 也沒有看過原著漫畫。
在古人的認知裡,超凡的事物只有可能是神祇的作為,因此神話故事可以說是他們發揮想像力的創作極限。現代人由於科學知識的相對發達,想像力開始更多的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某種程度而言,或許可以說科學成了新世紀的神祇,而科幻則成為現代人類的神話。
本片雖然將背景放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有著太空船、外星種族以及各式各樣的高科技裝置,但其故事本質卻是與劍與魔法的奇幻題材如出一轍:主角是名盜賊,而夥伴則有刺客、賞金獵人、戰士以及術士等,他們因緣際會必須一同阻止毀滅世界的邪惡計畫,整個故事就是這麼簡單。
但也真的就是太簡單了,整部電影幾乎沒有任何曲折性的說故事技巧,一切的脈絡都是如此的直白。對白也都是走直接把劇情解釋清楚的方式,幾無思考空間。另外,相較於冒險隊伍的生動演出,反派的表現乏善可陳,每當反派出場時竟然還會讓人覺得有些不耐,而有一股想略過的欲望。
在科幻的框架下,本片對於戰爭起因的陳述卻是出奇的寫實:恐懼、傷害、誤解以及欠缺饒恕。
電影科技的發展再一次挑戰了人們對於「演出」的定義,但若姑且擱置這方面的思緒,無論如何本片都是難得一見的佳作。在前作已經令人印象深刻的視覺特效到了本片又更進一步的強化,呈現出能夠令人信服的畫面與故事。若不是特效如此傑出,恐怕本片的故事再好,也會令人啞然失笑。
儘管本片就特效場景的數量來看是不折不扣的特效電影,卻同時也是部相當紮實的劇情電影,所有的特效不過是做為劇情的陪襯。雖然本片的架構很明顯的是在鋪陳一場大規模的衝突(戰爭),但過程總是能夠保持張力,角色之間的衝突也時時讓人感受得到壓力。除此之外還有著許多富含性情、令人動容的部份。
或許本片會是今年暑假最棒的電影也說不定。評分:10/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