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劇

The Maze Runner - 闔家觀賞的密室生存遊戲

1995 年的《仙劍奇俠傳》是 DR 所玩的第一款角色扮演遊戲(Role-playing game,RPG),也因為這樣,使得當年 DR 還以為 RPG 就是一直在走迷宮。後來在某遊戲雜誌上讀到這款遊戲的評析,才發現原來它利用大量迷宮填充遊戲長度的作法正是為人詬病的地方。事實上「地下城」(Dungeon)才是 RPG 的基本元素之一,並且跟所謂「迷宮」(Maze)並不是等同的概念。

 

 

回想起來,走迷宮算是 DR 相當厭惡的遊戲過程。地下城也好、迷宮也罷,那個年代的 RPG 可沒有地圖功能,老一輩的玩家往往得自己畫出地圖以記錄重要資訊。不過 DR 倒沒有這樣的經驗,當年即便是面對《仙劍奇俠傳》中最困難的試煉窟迷宮,也僅是靠著一股瘋狂毅力走到最難找的底層。

 

不過若只是靠著這股傻勁來應付電影裡頭的高科技迷宮,應該會直接死在迷宮裡。

 

分類: 

Lucy - It's full of stars

原本神力女超人這類的題材應該不算很常見,卻被某電玩改編的電影系列給用到快爛掉……所幸本片還給觀眾一個還算有新意的呈現。這年頭幾乎所有的超級英雄電影都是從漫畫改編而來的,像本片這樣擁有原創性的電影堪稱異數,並且相較於那些漫畫英雄電影,本片對於超人本質的探討可說是深入許多。

 

 

看著片中所呈現的景象,或許能夠意會到自己正生活在當年僅限於科幻作家所想像出的未來:一個東、西方文化高度融合的世界。不過其它方面倒是與科幻作家們所預測的大相逕庭,我們所處的世代並沒有像科幻題材所描述的那樣有著飛行車、雷射槍、奇裝異服以及太空殖民等等的發展,反而是網際網路與資訊技術所帶來的變革應該會讓這些作家們大吃一驚。

 

本片距離 Luc Besson 最好的作品有段不小的距離,就內涵而言,本片算是言之有物,但娛樂性方面卻是執行得有些淡薄,尤其本片是被宣傳為一部動作類型的電影。但這仍是 Luc Besson 的作品,在美式風格當道的電影市場裡,這樣的電影觀賞起來還是有些特別風味的。

分類: 

Mad Max: Fury Road (2015)

這是 DR 最期待的 2015 年電影。

 

 

日前官方將長度達兩分多鐘、為今年 Comic-Con 準備的預告片於 YouTube 上公開。本片的預定上映日期為明年五月,相較於《哥吉拉》(Godzilla,2014)未曾公開發佈過 Comic-Con 的預告片,官方這次緊接著就在網路上發佈的措舉可說是直接滿足了影迷的期待。由於這個經典系列畢竟年代久遠、也不是那麼熱門,或許此舉是想要試試水溫、測試一下市場反應。

 

從點播率來看,片商應該可以放心了,就是連 DR 自己都不知道重複看了幾遍。

 

分類: 

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 - 龍門龜甲

八、九零年代的電視卡通《忍者龜》可說是 DR 那一輩的童年共同回憶,那個時期的媒體來源自然不及現在這麼多元,因此只要有出現在老三台的電視節目基本上都會成為大家的共同回憶。即便是像《凡爾賽玫瑰》這種根本沒幾個小孩看得懂的卡通,也會因為曾經在老三台播映過(印象中是週末晚上十點左右的時段,有看過的小孩表示他們都沒有乖乖上床睡覺)而成為不少人的童年回憶。

 

 

雖然 DR 的童年時期非常喜愛《忍者龜》卡通,也看過當年由香港嘉禾製作的真人電影,甚至是任天堂紅白機上的遊戲也玩了一些。但終究來說,DR 稱不上是《忍者龜》的愛好者,這不過是童年娛樂的一部分。所以其實 DR 並沒有資格去評斷這部新的《忍者龜》電影是否有忠於所謂的原始素材。就跟大多數人一樣,DR 也沒有看過原著漫畫。

 

分類: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 浣熊與地下城

在古人的認知裡,超凡的事物只有可能是神祇的作為,因此神話故事可以說是他們發揮想像力的創作極限。現代人由於科學知識的相對發達,想像力開始更多的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某種程度而言,或許可以說科學成了新世紀的神祇,而科幻則成為現代人類的神話。

 

 

本片雖然將背景放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有著太空船、外星種族以及各式各樣的高科技裝置,但其故事本質卻是與劍與魔法的奇幻題材如出一轍:主角是名盜賊,而夥伴則有刺客、賞金獵人、戰士以及術士等,他們因緣際會必須一同阻止毀滅世界的邪惡計畫,整個故事就是這麼簡單。

 

但也真的就是太簡單了,整部電影幾乎沒有任何曲折性的說故事技巧,一切的脈絡都是如此的直白。對白也都是走直接把劇情解釋清楚的方式,幾無思考空間。另外,相較於冒險隊伍的生動演出,反派的表現乏善可陳,每當反派出場時竟然還會讓人覺得有些不耐,而有一股想略過的欲望。

 

分類: 

Dawn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 山雨欲來風滿樓

在科幻的框架下,本片對於戰爭起因的陳述卻是出奇的寫實:恐懼、傷害、誤解以及欠缺饒恕。

 

 

電影科技的發展再一次挑戰了人們對於「演出」的定義,但若姑且擱置這方面的思緒,無論如何本片都是難得一見的佳作。在前作已經令人印象深刻的視覺特效到了本片又更進一步的強化,呈現出能夠令人信服的畫面與故事。若不是特效如此傑出,恐怕本片的故事再好,也會令人啞然失笑。

 

儘管本片就特效場景的數量來看是不折不扣的特效電影,卻同時也是部相當紮實的劇情電影,所有的特效不過是做為劇情的陪襯。雖然本片的架構很明顯的是在鋪陳一場大規模的衝突(戰爭),但過程總是能夠保持張力,角色之間的衝突也時時讓人感受得到壓力。除此之外還有著許多富含性情、令人動容的部份。

 

或許本片會是今年暑假最棒的電影也說不定。評分:10/10 分。

 

分類: 

Prospect

Prospect 是一部 13 分鐘長的科幻短片,故事背景設定在一顆遍佈毒氣的星球上,一對父女的任務是採集稀有的異星資源以求致富。雖然故事設定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電影《阿凡達》(Avatar,2009),不過這部短片製作得相當扎實,道具、運鏡以及氣氛都處理得很不錯,非常值得一看。而且 DR 很喜歡這部短片以自然取景的方式來呈現外星叢林,視覺上很自然而不會讓人有大量加工的感覺。相形之下,《阿凡達》看起來就像是有著部份真人演員的動畫電影。

 

 

 

分類: 

Edge of Tomorrow - 史上最大作弊戰爭

最近 DR 開始在玩 Deus Ex: Human Revolution 這款遊戲,過程中常常為了求好心切而不斷的讀檔重來。如果遊戲中的 NPC 有所謂自我意識的話,或許會覺得玩家這種可以不斷重來的行徑簡直就是在作弊。因為無論安插了多少挑戰,玩家只要讀個檔就能夠從容面對,甚至可以一再嘗試,直到試出一個最好的結果為止。

 

 

對於遊戲玩家來說,本片就像是一款可以重複讀檔的動作角色扮演遊戲,只不過存檔永遠停留在同一個地方。然而經驗值與等級卻是能夠持續累積,這點實在是太作弊了。

 

本片的故事雖稱不上是十足原創(尤其還要考量到它是由小說改編而成),但卻堪稱是良好的創意再造,將許多過去作品所有的元素成功執行在單一一部電影裡。而且起承轉合處理的頗為融洽,儘管故事流程看似建立在一個持續重複的架構上,但其公式卻總是有新的變化,不會讓人覺得乏味。

分類: 

X-Men: Days of Future Past - 當未來停止轉動

很久很久以前,DR 曾經在某討論區玩過故事接龍的遊戲,基本規則就是得延續前人所創作的情節。整個創作玩轉到後來的面貌可想而知,不僅是天馬行空,發展到後來簡直就是穿越到不能再穿越的境界。或許是覺得有點歹戲拖棚,DR 便設計讓主角遭遇一位名為「說書人」的關鍵人物。說書人向主角說明其實他的命運完全是由說書人的紙筆所決定的,並且當場寫下了一些文字來證實這一點。接著說書人寫下故事的最新情節,也就是主角之死。然而就在 DR 沾沾自喜、認定故事幾乎可以在此終結之時,下一位創作者竟然敘述說書人「重置」了所有情節,導致一切都從頭開始……

 

 

不論是小說、電視劇還是電影,「重置」並不算是非常罕見的故事手法,至於具體達成重置的作法則有人物失憶以及時空旅行等等的作法,而本片所採用的正是某種類型的時空旅行。由於時空旅行本身就是種悖論,所以在看有關於時空旅行的題材時,說實在的並不需要在意其合理性,只需跟隨故事中所設定的思路就好。

 

分類: 

Godzilla - 內斂與爆發的藝術

儘管 DR 總是會希望自己有著清晰的思維,看電影只需要看一次就能夠得出恰當的結論,然而本片卻不是這樣的經驗。DR 看這部電影看了兩次,第一次看完覺得後還蠻喜歡的,但同時心裡也有不少意見。後來又看了第二次,在更大、更精細的螢幕以及更好的音響加持下(哥吉拉的吼叫不會再破音了),卻彷彿突然間看懂了這部電影,並且找到真正的焦點。這使得 DR 修正了原本的評價,最終給予本片更高的分數。

 

 

真正熟悉哥吉拉的人很難不會喜歡本片,因為可以看得出來本片是在非常熟悉過往哥吉拉作品的思維下所細密建構出來的,存在一定的主見卻不至於褻瀆。比方說哥吉拉的角色定位,其實從過往 28 部作品來看,哥吉拉角色定位是很不一致的,因此本片該如何決定哥吉拉是好是壞就成了一項蠻大的挑戰。

 

分類: 

頁面

Subscribe to RSS - 影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