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obbit: The Battle of the Five Armies - 畫蛇添足的最後戰役

其實 DR 對於這部電影已經不抱什麼期望了,純粹只是想把這中土世界(Middle-earth)的電影最終章給看完。儘管不抱期望,但看著看著還是難掩失望之情。追根究底來說,將小說《哈比人》(The Hobbit)拍成三部曲的企圖就已經為本片立下了問題重重的基礎。

 

 

戰爭,總是很具吸引力,因為戰爭有著諸多賣點:有動作、有場面還有史詩感等等。所以如果將原著中篇幅甚短的「五軍之戰」(Battle of Five Armies)擴張成整部電影的主軸,乍聽之下是個再合理不過的作法。但 DR 卻認為後兩部《哈比人》電影的改編結果很大程度捨棄了原著所具有的藝術價值。

 

惡龍史矛革(Smaug)在原著中是做為合乎預期的主軸與高潮。但在電影裡,有關史矛革的橋段被斷開成兩部電影,而史矛革之死更是淪為五軍之戰前的開胃菜。這樣的處理削弱了這名角色在故事中的重要性。至於五軍之戰在原著中給人的感覺則是非預期性、宛如隱藏版的另一波高潮。原著的文筆讓五軍之戰來得意外,而這場突如其來的轉折使得原本幾乎圓滿完成任務的冒險隊伍經歷了生離死別的遺憾,卻也因此成就更高的榮譽並加深了彼此的情誼。

 

然而電影捨棄了原著的文筆,填充了大量原著所沒有的橋段,卻沒有因此變得更好看。在 DR 的觀感裡,整場戰爭缺乏高潮,也少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設計,讓人看得麻木且疲倦。當年《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可說是為戰爭場面建立了新的里程碑,但如今在這個後《魔戒》時代,電影工業所拍攝的戰爭場面推陳出新,卻沒能看到 Peter Jackson 這位當年的締造者在這部電影裡再創令人驚豔之處。

 

本片照理講應該要成為《哈比人》三部曲中最圓滿的作品,但 DR 反而覺得本片是這三部曲中缺陷之極致。除了有著最多不同於原著、加油添醋的部份,連 CG 氾濫的問題,在本片都是最為嚴重,例如 Billy Connolly 所飾演的矮人丹恩(Dáin II Ironfoot),看起來十之八九是個 CG 人啊!

 

意圖將《哈比人》拍成《魔戒》,是 DR 對於這個三部曲系列最大的遺憾。

 

評分:5/10 分。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