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DarkRanger's Secret Area

主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Linux
  • 程式開發
  • N900
  • 譯文
  • 資訊技術辭典

文章分類

  • 影劇
  • 遊戲
  • 筆記
  • 雜文
  • 資訊技術
  • 站務訊息

最新內容

  • How-To:Linux 安裝 DevilutionX
  • 於 2012 年建立的一份音樂播放清單
  • How-To:Linux 安裝 Medal of Honor: Allied Assault
  • Fallout 4 (2015)
  • How-To:Linux 安裝 Blood
  • 《終極動員令》系列早期作品原始碼釋出
  • How-To:Linux 安裝 Doom 3
  • Nausicaä of the Valley of the Wind (1984)
  • Intel 內顯與 Linux 桌面死當問題排解
  • 《哥吉拉 -1.0》心得補遺

Godzilla: The Art of Destruction

發表日期:星期六, 12/27/2014 - 20:51,更新日期:星期二, 08/21/2018 - 22:03

《哥吉拉:毀滅的藝術》(Godzilla: The Art of Destruction)是 2014 年電影《哥吉拉》(Godzilla)的美術設定暨幕後製作特集。其實一開始 DR 並沒有特別想買這本書的欲望,然而後來在網路上看到部份書裡的圖片,是關於製作團隊所設計的多款哥吉拉造型,當下欲罷不能、深深覺得不入手不行。於是火速就在 Amazon 上買了,還選了最快也是最貴的寄送速度……

 

 

或許這部《哥吉拉》有著許多可以被視之為缺點的地方,但影迷應該至少都對新版的哥吉拉造型沒有什麼負面意見才是。製作團隊對於哥吉拉造型的形塑可說是煞費苦心,舉凡體態、臉型、背棘等等都是經過多次的嘗試與修正。其中不乏一些大膽、甚至令人皺眉的嘗試……但也能夠看到一些經典風格、宛如平成系列的設計。不過將這些設計看完後也不得不承認電影最終敲定的版本確實可說是最佳的設計。

 

   

   

   

 

至於對手怪獸穆透(Muto),早期的部份造型竟然跟《環太平洋》(Pacific Rim,2013)裡的怪獸頗為神似,幸好最終沒有採用,不然就撞設計了。而且比較起來,最終版本的穆透造型帥氣許多,真的也是比較好的設計。

 

   

   

 

在電影還未上映的幾個月前,網路上曾經流出過電影的劇本草稿(應該就是由 David Callaham 所撰寫的最初版本)。而本書的部份概念畫也印證了草稿裡的設定,例如被冰封的哥吉拉,這在流出的草稿裡,哥吉拉遺骸在南極被發現的情節是吻合的,這段情節後來在最終的電影裡則是改成在菲律賓的礦坑。

 

 

 

 

電影與概念畫之間有所不同的橋段,還包括了原本哥吉拉與雄性穆透的夏威夷大戰是以穆透被打趴了告終,但在電影裡則是改為穆透逃之夭夭。

 

 

此外原版《哥吉拉》演員寶田明在電影裡被刪除的客串橋段也有相關的照片及敘述出現在本書裡。

 

 

書中的許多概念畫最終都有在電影裡實現出來,不過總體來說,電影最終的呈現規模跟部份概念畫對照之下可說是節制許多。雖然這部《哥吉拉》被宣傳為年度大型製作,但後來根據可見的資料,大家才發現原來它的製作成本比《環太平洋》還低。這樣看來,選擇 Gareth Edwards 作為導演或許有部份原因是欣賞他善用成本的能力。然而會省錢就是會賺錢,無論如何,這部電影的成績也使得片商願意繼續籌拍下一部的哥吉拉電影。

 

   

   

   

   

   

 

影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