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 加入 Red Hat
2003 年,Red Hat 宣佈終止旗下產品 Red Hat Linux 的發行(最終版本為 9),改由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簡稱 RHEL)和 Fedora(當時名為 Fedora Core)取代。不同於 Red Hat Linux 採用免費散佈的形式,RHEL 是定位為商業付費版本。至於 Fedora 則是定位為社群版本,仍以免費的形式發佈。
2003 年,Red Hat 宣佈終止旗下產品 Red Hat Linux 的發行(最終版本為 9),改由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簡稱 RHEL)和 Fedora(當時名為 Fedora Core)取代。不同於 Red Hat Linux 採用免費散佈的形式,RHEL 是定位為商業付費版本。至於 Fedora 則是定位為社群版本,仍以免費的形式發佈。
在淘汰舊硬碟時,如果在未採用物理性破壞的情況下,為避免資料外洩往往得先進行資料抹除的動作,而這類操作其實在 Linux 上很容易就能夠做到。本文將說明兩款 Linux 上的相關工具,分別為 hdparm 以及 shred。這兩款工具事實上算是非常普遍的工具程式,在許多 Linux 發行版裡都可以找得到。使用者也可以藉由諸如 GParted Live 這類的免安裝版本,利用光碟或隨身碟啟動後,直接在任何電腦上進行操作。
1. hdparm
hdparm 是一款硬碟參數修改工具,它可以用來執行 IDE/SATA 介面硬碟所內建的 Secure Erase(安全抹除)指令。其操作流程如下:
話說有一對夫妻在歷經長途搬遷以及新生兒的到來這兩件生活的重大轉變後,為了增添週末居家生活的樂趣,他們決定利用搬家所殘留的大量紙箱加上一家三口來重建著名電影裡的場景,並建立了一個專屬網站 Cardboard Box Office 來發佈這些照片。內容充滿創意與巧思,值得好好的欣賞一番。
這項資訊又是 DR 在 Giant Freakin Robot 網站看到的,不得不說這個網站所提供的資訊實在很合 DR 的胃口。
SlideSword 是一款聖經經文投影片產生工具,這款工具可以視為 PowerSword 的改良版,然而兩者最主要的差異是 SlideSword 產生的檔案格式並非簡報檔,而是 HTML 網頁。改版的主要靈感是來自於 MagicPoint 這款 Unix-like 系統上的簡報工具,讓 DR 發覺其實網頁格式是非常不錯的跨平台方案,任何平台只要有網頁瀏覽器就能夠開啟,而無須依賴特定軟體。
此外,SlideSword 還具有以下功能:
想好好欣賞這部電影的人,最好不要先讀過原著。如果「很不幸」的已經讀過了,請找專業人士入侵你的意識,並刪除所有相關記憶……
其實 DR 自認自己從來都不是很在乎所謂的改編電影是否有「忠於原著」,DR 總認為當原始素材轉化成電影後,它就是不同的創作類型,並且是由導演、編劇、演員等眾多參與者一同完成的成果,而原始素材不過是這部創作中諸多元素的其中一項。文字作品被影像化後就應該要接受執行者有其創作空間去新增或者填補所缺乏的元素,因為這是一種創作類型轉換成另一種創作類型所必經的過程。
30 Linux Kernel Developers in 30 Weeks 是 Linux.com 網站從去年至今年間一系列的專題文章,該專題訪問了三十位 Linux kernel 的開發者,其中還包含了Linus Torvalds 和 Greg Kroah-Hartman 等廣為人知的人士。這些人士所受訪的問題包括:負責的項目、任職的公司、居住地、喜好的工具甚至是工作時會聽的音樂等等。
對於有興趣的人而言,這些文章值得一讀,而且可以從中彙整出一些資訊,例如多數的受訪者都習於使用文字介面的工具來工作,在桌面環境下亦然。此外有不少人表示自己偏好在安靜的環境下工作而不聆聽任何音樂。這些受訪者還分享了許多對於初次加入者的建議,例如可以從感興趣或者較小的項目著手,並專注在上面,以及不用懼怕與其他開發者的互動等等。
總覺得等這支預告片等了好久好久……真不知道還有哪部電影比這部更吊人胃口的。其實前一陣子這支預告片就曾在網路上流出過,但卻是經過側錄、畫質很差並且看得出來是還沒完工的版本。如今終於可以一窺其正式版本。預告片(YouTube)
Legendary Pictures 曾在去年的聖地牙哥國際動漫展(San Diego Comic-Con International,SDCC)無預警的播放一支概念形式的預告片,那時選角、劇本以及怪獸造型都還沒完全敲定。然而片商並沒有將該預告片公開發佈的打算,一直到最近才以非官方的管道流出到網路上。對照之下會發現這次官方正式公佈的首支預告片其實有沿用一些當初 SDCC 預告片裡的特效場景(不過有略做修改)。
如果要讓 DR 以最簡化的陳述來形容這部電影,DR 會說這是一部成人風格的童話故事。
其實本片的諸多元素都和許多電影、或者文學作品有著相似之處,不過整體而言,它在科幻情節的外皮下,走的是近似於童話故事般的結構。比方說它的故事主線是一群可憐的人試圖參與一場冒險來獲得救贖,這事實上是童話故事常見的核心結構。此外,故事情節有時會穿插的荒謬式喜感與反差極大的色彩切換,更讓人感覺像是在閱讀一部童話繪本。
然而當本片的故事隨著車廂一節一節的推進、逐漸的抽絲剝繭,最終到了車頭才揭露出原來主角所求的並非群體的生存、而是自我的贖罪。這時其故事真正的核心讓本片得以跳脫出童話故事的框架,而進入到殘酷、嚴肅卻是真誠的層次。或許可以說它仍然像是一部童話,但卻是一部追尋光明的黑暗童話。
有讀過原著是一種觀點,而沒有讀過原著又會是另一種觀點。電影的本質是娛樂,而就觀影的過程而言,其實很難說有哪一種觀點會比另一種觀點更有樂趣。總而言之,DR 只是要闡明,由於 DR 沒讀過原著,因此以下的陳述完完全全是基於後者的觀點。
在沒有讀過原著的情況下,整個觀影過程照理講應該會更充滿驚奇,就像當初 DR 看第一集的感受一樣,但本片卻沒能讓 DR 再有這樣的感覺。追根究底來說,這其實是因為本片(想必原著也是這樣)採用的是典型的續集延伸手法,那就是所有的元素都是舊有元素的劇烈化,其本質說穿了是完全不變的。而這些元素的相似性會造成驚奇感的降低。
某方面來說本片的劇情是比較容易被預期的,然而就算是不容易被預期的部份,也被本片平鋪直敘、中規中矩的處理方式所淡化掉,降低了所能帶給觀眾的起伏感。說到淡化,在本片幾乎所有元素都劇烈化、唯獨社會探討的部份維持點到為止的架構下,續集反而比前作更加暴露出其頗有侷限的故事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