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ki Software (1998-2001)

2012 年對 Linux 遊戲產業而言是個充滿(正面)衝擊的一年。因為 ValveSteam 遊戲平台終於要支援 Linux 了。而最近 Valve 也正在進行 Linux 版的封閉測試,據說已提供二十餘款的 Linux 遊戲。若一切發展順利,Valve 應該稱得上是第二間帶動 Linux 遊戲產業革命的公司。

 

呃,那第一間是……?

 

 

後浪既出,是時候好好緬懷一下死在沙灘上的前浪了,那就是於 1998 年成立,卻於 2001 年關門的 Loki Software 公司。Loki Software(又稱為 Loki Games、Loki Entertainment Software)是一間遊戲軟體公司。這間公司的經營模式是跟遊戲廠商購買授權,將遊戲移植成 Linux 版並販售。有別於目前 Linux 上的遊戲往往給人冷門或者過時的感覺,當年 Loki Software 所移植的遊戲多半為遊戲界公認的大作。除此之外,Loki Software 在遊戲移植的過程中,也研發、改進了許多至今仍然被大量使用的工具或函式庫。而部份曾經在 Loki Software 工作的員工,至今仍然在業界活躍著,並有明顯的貢獻。

 

Loki Software 由 Scott Draeker 於 1998 年成立,Draeker 曾經在 Apple 工作過,後來考取律師執照,並從事了一段時間的法律事務工作。Scott Draeker 之所以成立 Loki Software 的構思很簡單:當時 Linux 使用者越來越多,有增無減,卻還沒有人注意到這個商機、開始製作 Linux 的遊戲。所以若將好玩的 Windows 遊戲移植到 Linux 平台,就可以靠銷售 Linux 版來獲利。

 

1998 年的 Linux 桌面實用性當然和現在天差地遠,現在為人所熟知的 OpenOffice.orgMozilla Firefox 甚至是 Ubuntu 等,在當時連個影都沒有。但 Linux 作為伺服器用途的穩定性卻已是為人稱道,同時 Linux 也是那個年代最具指標性與話題性的開放原始碼產物。反觀 Microsoft Windows,儘管仍是 PC 作業系統的大宗,但 Windows 9x 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備受詬病,因此當 Linux 的名號逐漸為人所認識時,用它來取代 Windows 的聲浪也扶搖直上。就遊戲執行的需求而言,Linux 已經具有完善的網路、顯示與輸出入控制功能,因此要在上面跑遊戲也沒有什麼不可能的,只差要有人做而已。

 

將軟體從一個平台移植到另一個平台並不是件簡單的工作,Loki Software 的工程師們所面臨到的挑戰是將原本使用 DirectX 或者 MFC 撰寫的程式碼,重新編寫使其可在 Linux 下編譯並執行。為此他們開發了諸如 SDLOpenALSMPEG 等等的跨平台多媒體函式庫,並且都以開放原始碼的授權條款發佈。此外他們還協助改進了 GCC 編譯器和 GDB 除錯器。Loki Software 所完成的第一款遊戲是《文明帝國:權傾天下》(Civilization: Call to Power,1999),而《重裝機甲兵 II》(Heavy Gear II,1999)則是第一款將 Direct3D 繪圖模式重新編寫成 OpenGL 的 3D 遊戲,而且支援在 Linux 下使用遊戲搖桿。

 

 

 

除了上述兩款遊戲以外,Loki Software 所移植的遊戲跨足各種類型,並且都是市場上的熱門遊戲,例如《殺無赦 II》(Myth II: Soulblighter,1998)、《魔法門之英雄無敵 III》(Heroes of Might and Magic III,1999)、《天旋地轉 3》(Descent 3,1999)、《模擬城市 3000》(SimCity 3000,1999)、《阿爾發新文明》(Sid Meier's Alpha Centauri,1999)和《傭兵戰場》(Soldier of Fortune,2000)等。其中 Loki Software 在移植《阿爾發新文明》時,還花了半年的時間修正原先 Windows 版本裡大約兩百項的臭蟲。

 

 

 

1999 年對 Linux 玩家來說應該是個充滿信心的一年,因為《雷神之鎚 III》(Quake III Arena,1999)和《浴血戰場》(Unreal Tournament,1999)這兩款當時最火紅的連線射擊遊戲都由 Loki Software 推出了 Linux 版,那時 Linux 的遊戲前景看起來一片光明,有 Loki Software 這樣的公司存在,彷彿任何遊戲都有機會推出 Linux 版。

 

 

 

《雷神之鎚 III》的 Linux 版事實上是由 id Software 的內部員工所完成,但 Loki Software 取得販售 Linux 版的授權,並提供 Linux 平台的技術支援。《浴血戰場》則是少數由 Loki Software 所移植、但沒有獨立販售 Linux 版的遊戲,而是提供 Linux 版的安裝程式供人免費下載,讓玩家可以搭配 Windows 版的安裝光碟進行安裝,這類的安裝方式,在 Loki Software 關門後的往後幾年成為 Linux 遊戲的主流作法。

 

 

 

《銀河生死鬥 2》(Tribes 2,2001)是 Loki Software 所推出的最後一款重量級遊戲,後續雖然還有幾款遊戲完成移植並上市,但 Loki Software 也在同時聲請破產保護。Loki Software 最終沒能推出 PC 遊戲大作《駭客入侵》(Deus Ex,2000)的 Linux 版,但已經開發完成的 OpenGL 繪圖模式後來也回饋到 Windows 的版本上。在 Loki Software 關門後,所有的遊戲原始碼皆返回給原遊戲公司,而開放原始碼的專案則繼續在網路上運作著。

 

 

 

在 Loki Software 之後,仍有幾間遊戲公司以自行開發或委外的方式發佈自家遊戲的 Linux 版,例如 id Software、Epic Games BioWare 等,但最終都沒有持續下去。id Software 在 id Tech 5 引擎後便停止開發 Linux 版,Epic Games 也在 Unreal Engine 3 後由於未公開的原因終止了 Linux 版的開發,至於 BioWare,他們的唯一一款具有 Linux 版本的遊戲是《絕冬城之夜》(Neverwinter Nights,2002)。

 

 

 

除此之外,一間名叫 Linux Game Publishing(LGP)的公司在 2001 年成立,創辦人 Michael Simms 在 2000 年便成立了 Tux Games 購物網站,專門販售 Linux 遊戲。當年 Tux Games 所提供的商品大多數都是 Loki Software 的 Linux 遊戲,因此在 Loki Software 關門後,Michael Simms 就得要想辦法另闢貨源,於是成立了 LGP 公司,專職 Linux 遊戲的移植、發行與支援服務。直到今日,LGP 仍在營運著,但所移植的遊戲完全無法和當年的 Loki Software 相比。

 

好像很容易可以看出 Loki Software 失敗的原因,例如高估了 Linux 桌面市場以及 Linux 使用者的消費行為,而那時也還沒有像 Steam 這類的線上平台,實體的遊戲商品來自於倉儲、運送以及通路商的成本壓力也會高得多。這樣看起來,Loki Software 的失敗不過就是 1999 年網路泡沫化下的正常結局。

 

然而在 Dennis E. Powell 所撰的 Loki: A promising plan gone terribly wrong 一文中,作者將 Loki Software 關門的主因指向了創辦人 Scott Draeker 個人所犯下的諸多錯誤。文中所列的錯誤包含經常性的嚴重錯估銷售量,例如 Draeker 訂製了五萬套的《雷神之鎚 III》錫盒限量版,但後來只賣出了大約七千套。此外 Draeker 會把公司的錢挪作己用,以致於得和好友甚至是員工的家人借錢來支付薪資。在此同時,也沒有投資人願意來投資這間公司。

 

儘管財務危機時有所聞,但 Loki Software 的員工們仍表現出相當高的忠誠度,因為他們很喜歡自己的工作成果,也就是那些持續生產出來的 Linux 遊戲。一直到進行破產保護的程序時,員工們才赫然發現其實公司未曾給他們真正的雇員身份,過去以為是因為代繳稅賦而短少的薪資事實上是被減薪。除此之外,曾經借錢給 Draeker 的人也發現 Draeker 並不認帳, Draeker 辯稱那些借貸應該要視為投資而無須償還。Draeker 的種種行徑弄得自己眾叛親離,並且他自始至終都說不清楚公司有多少錢進了自己的帳戶。

 

Loki Software 縱然關門,但卻留下了不少有用的遺產,這也是它值得被寫一篇文章紀念的原因之一。Loki Software 的遺產簡而言之有三大項:函式庫、工具與人員,首先就函式庫與工具的部份,DR 以下會列舉出由 Loki 所主導開發、至今仍大量被使用的項目:

  • SDL - 全名為 Simple DirectMedia Layer,有時被比喻為「跨平台的 DirectX」,是應用相當廣泛的跨平台多媒體函式庫。
  • OpenAL - 跨平台的多聲道音效函式庫,目前由 Creative Technology 持有專有版權,但仍有開放原始碼的版本可用。
  • loki_setup - Linux 平台上的圖形化軟體安裝與更新工具,後來 Ryan C. Gordon 還開發了後繼者 MojoSetup

 

在公司關門後,Loki Software 的員工們各奔東西,當中有許多人仍繼續投入在相關的產業中。以下列舉出三位曾經在 Loki Software 工作的人士以及他們的貢獻:

  • Sam Lantinga - SDL 的原作者,離開 Loki Software 後進入 Blizzard Entertainment 工作,於 2011 年離職,目前在 Valve 工作。
  • Ryan C. Gordon - 離開 Loki Software 後成為獨立工作者,仍繼續負責許多遊戲的 Linux 與 Mac OS 版本的移植工作,並主持多項開放原始碼專案。
  • John R. Hall - Programming Linux Games 一書的作者,目前已經以免費電子書的形式發佈。John R. Hall 於 2005 年因癌症過世,得年 24 歲。

 

如同前面所提到的,在 Loki Software 關門後的往後幾年,儘管仍有一些遊戲公司為自己的遊戲推出 Linux 版,但整體來說壞消息是遠多於好消息的,所謂的壞消息例如某遊戲決定停止 Linux 版的支援、或者某遊戲的續作取消了 Linux 版的計畫等等,這些訊息在過去幾年可說是層出不窮。幸好,除了這些壞消息外,Linux 遊戲仍有兩項正面發展值得一提:首先是 Wine 這項 Windows 相容技術的持續成熟,早年用 Wine 來執行 Windows 遊戲是非常不能期待的,但如今它已經可以用來在 Linux 平台上順暢執行諸如《魔獸世界》(World of Warcraft)這類的熱門遊戲。

 

再來則是獨立遊戲(indie game)的持續發展,所謂的獨立遊戲指的是由個人或小型工作室所開發的遊戲,而沒有任何發行商的支援。獨立遊戲對於推出 Linux 版的意願遠高於一般的商業遊戲,近年來的 Humble Indie Bundle 活動便是一例,該活動所銷售的獨立遊戲都有 Linux 版,讓 Linux 平台增加了不少可玩且高娛樂性的遊戲。

 

Loki Software 所造就的革命是它當年具體實現了「在 Linux 上玩遊戲」的願景,雖然這間公司沒能生存下來,當它遺留了許多珍貴的技術與人員,讓這項願景得以延續。如今,隨著 Valve 正式投入 Linux 遊戲領域,這個動作預計可以讓更多的遊戲公司對 Linux 平台有更高的關注,而 Steam 的 Linux 版也將有效的降低遊戲支援 Linux 的門檻,進而讓 Linux 遊戲能有再一次突破性的發展。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