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Cloverfield Lane - 片名是唯一的缺點

電影《銀翼殺手》(Blade Runner,1982)及《兵人》(Soldier,1998)的編劇 David Webb Peoples 曾經自承,在他的構想裡,這兩部電影其實是發生在同一個宇宙中,因此它們之間共用了一些非常細微的元素。然而除了編劇自己的思緒外,兩部電影完全是大相逕庭的,而片商也沒有在片名或宣傳上做出任何連結。

 

 

再來看看另一種例子,《機械公敵》(I, Robot,2004)其實最早是一齣名為《Hardwired》的劇本,和 Isaac Asimov 的短篇小說集《我,機器人》(I, Robot,1950)並無任何關係。但在片商取得小說授權後,劇本便被要求改寫,以融入 Asimov 的故事元素。儘管最終的電影劇本仍非直接改編自 Asimov 的任何一齣故事,但確實充滿了 Asimov 的元素與風格。

 

最後,回頭來談今天這部電影,事實上本片起初名為《The Cellar》,是一部完全獨立的題材,和 2008 年電影《科洛弗檔案》(Cloverfield)並無關聯。甚至連演員都還是在拍完後才知道,這部電影將被命名為《科洛弗 10 號地窖》(10 Cloverfield Lane)。然而除了片名之外,本片的故事並真的沒有打造出任何與《科洛弗檔案》之間,比較有實質意義的關聯性。

 

若扣除「名」與「實」之間的問題不談,DR 反倒認為本片實則為近年來少見之傑作,無論在劇本品質、故事張力以演員表現等層次上都屬上乘。但這樣的片名卻是個兩面刃,儘管一方面有利於讓這部小眾電影獲得更高的關注,但另一方面卻讓原本理應是驚喜的元素,退化成不必要的預測與期待。

 

從《The Cellar》到《10 Cloverfield Lane》,DR 認為這是商業考量對於電影創作的過度干涉。

 

評分:10/10 分。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