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越來越難聽得清楚的電影對白

對普遍的台灣觀眾來說,在觀賞各種戲劇時,搭配字幕應該算是件非常習以為常的事。然而對於許多美國人來說就不是這樣了,所以一旦無法清楚地聽到電影中的對白,勢必會產生許多困擾。因此,來自 Slashfilm 網站的文章《Here's Why Movie Dialogue Has Gotten Mo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特別探討何以近年來似乎有越來越多的電影對白難以聽得清楚。

 

文章中詳盡地涉及到許多面向及案例,倘若姑且在此粗略地加以歸結,則大略可分成幾個環節。首先就某些案例來說,這是刻意為之的創作考量,可能是為了增加場景或人物的真實感,或者是為了更加符合當下劇情的氛圍。以及演員的演出,也可能是以更加自然而非劇場性的方式表現,那麼其口條就未必會這麼地清晰。

 

接著一種可能的障礙,其實是拍攝現場的收音狀況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收音師總是得自己想方設法將麥克風安裝(或者藏匿)在合適的地方,而不會干擾到所拍攝的畫面,或是演員的演出。而且儘管有許多可能的緣故,會讓一個場景重拍多次,但劇組往往不太願意為了聲音的緣故而重拍。一旦拍完一個場景後發現錄下的聲音不盡理想,他們只會要你在後製階段解決掉。

 

然而後製階段的混音處理也可能會有某些因素,影響了最終的對白清晰度。首先是技術面的議題,混音技術日益先進,特別是從類比轉換為數位。不僅可以做到的事情更多,人們想要的效果也更多。需求的複雜度提高,就會出現更多魚與熊掌難以兼得的處境。其次則是一種關於對白熟悉度所引致的風險──當後製人員在長時間的工作下,可能會因為已經相當熟悉片中的對白,而不自覺忽視了清晰度的問題。

 

最後則是媒介方面的議題,播放時的音量、以及聲道或音訊格式的轉換,都有可能對清晰度產生影響。戲院通常會是最理想的觀影環境,因為混音後製基本上都是配合戲院的音響系統。然而在某些案例裡,也可能會出現戲院播映時的音量,低於電影原先的設想,而造成不夠清晰的問題。至於家用媒體及串流平台的風險就更多了,重新混音、聲道的調節以及訊號壓縮,都可能會讓聲音偏離原本應有的質感。

 

看到國外文章對於對白是否能夠聽得清楚如此在意,對照起來,台灣則是近乎偏執地確保字幕的存在。而且不僅是因為從國外引進的影劇、節目遠多於本土產量,而是即便是本土影劇或節目,只要是能上字幕的都還是會上字幕。關於這點,DR 個人沒有很科學性的考究其原因,只能推估或許跟早年國語教育的推行有關。

 

就 DR 自身的觀影經驗來說,確實也認為自己有非常依賴字幕的情形。即便是中文對白,沒看到字幕也是會覺得不對勁、好像不太清楚,跟不上那個節奏。然而無論這樣的習性是如何形成的,看起來似乎也不是件壞事。畢竟自己也算是偏好閱讀的人,透過字幕讓影劇得以具備文字化的傳達媒介,就像小說或漫畫那樣,是有利於提昇理解速度的。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