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文創 哥吉拉特展觀後感

日前趁休假抽空去看了「怪獸之王 哥吉拉特展」,而以下是一些心得感想。

 

 

首先在展場門口及第一個展區,就可以聽到響亮的 1954 年原版《哥吉拉》(Godzilla)主題曲。不過這首由伊福部昭編寫、令影迷都耳熟能詳的主題旋律,事實上並非是為哥吉拉電影原創的,最早是使用在伊福部昭自己的交響樂作品中。後來到了 1948 年,伊福部昭還將類似的旋律運用在一部名為《社長與女店員》的電影裡(YouTube)──不不,DR 可不是因為找到了一段影片就在這裡鬼扯,相關的歷史都有記載在 akiraifukube.org 網站上。

 

第二個展區(海報及實體造型展示區),以及接下來的後續展區,則會連續播放伊福部昭的特攝電影曲目。不過相較於第一個展區,音量小很多,算是細微的背景音樂。DR 在海報區駐足了蠻久的一段時間,但其實不是為了看海報,而是想要辨識出所播放的合集為何。一開始 DR 覺得可能是《Symphonic Fantasia》(1983)或《Ostinato》(1986),但聽一聽又覺得不吻合,只能說 DR 聽過的專輯還是太少。

 

雖然每一部哥吉拉電影的海報及劇照,在網路上都可以找得到。但在現場看到高解析度的實體,感受還是不太一樣,甚至更容易可以發掘出一些細節。例如 DR 先前未曾注意到,從《金剛對哥吉拉》(King Kong vs. Godzilla,1962)到《哥吉拉對梅加洛》(Godzilla vs. Megalon,1973)之間,每一部哥吉拉電影的海報,其頂部、底部及右側都有一行樂譜(範例)。查了一下,該樂譜是日本寶塚音樂學校的校歌,已知東寶與寶塚音樂學校有著共同的創辦人,但此舉是否為宣傳目的則不得而知。

 

手稿區則是完全針對平成哥吉拉系列的展區,放置了川北紘一、西川伸司及破李拳龍等人的手繪稿。事實上平成哥吉拉在本次展覽的能見度算是相當高,包含展覽的形象設計都是以平成哥吉拉為主。這其實是還蠻聰明的展覽方向,畢竟相較於昭和或其它系列,平成哥吉拉在台灣是最貼近大眾記憶的系列。

 

手稿區也是唯一禁止拍照的區域,不過其實多數的設定稿,在 Toho Kingdom 網站上、或是透過其它的網路資源也都可以找得到,所以未能拍照留存也不用覺得太可惜。本次展覽在文案及文字描述的正確性上,算是相當嚴謹。不過手稿區的文字說明還是存在一些疏漏,例如  1991 年版的哥吉拉設定稿寫為 1996 年(而且 1996 年並沒有任何哥吉拉電影問世);以及在機械王者基多拉(Mecha-King Ghidorah)的設定稿上,雖然可以看到作者明確地寫了全名,但旁邊的中文說明僅寫為王者基多拉,漏了「機械」二字。

 

至於本次展覽的販賣區,對 DR 來說,則是最接近人間地獄的一個區域。原本 DR 決心要以不購買任何東西的方式走出展區,結果一踏進販賣區,心中的防線就直接崩潰了……後來心中僅存的一條理智線告訴自己,只能買可以直接拿來用的,所以就買了哥吉拉浮世繪的馬克杯和筆記本回家。

 

海報下方的神秘樂譜

 

平成哥吉拉初代版本──1984 年版的哥吉拉模型

 

平成哥吉拉二代版本──1989 年版的哥吉拉模型,除了頭部以外,其實連背棘的大小排列也不太一樣

 

看起來是 1984 年版哥吉拉的頭部道具

 

1984 年《哥吉拉》的拍攝現場重建模型,如照片拍攝角度所示,蹲下來靠近看會更有感覺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