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 : Godzilla , Mothra and KingGhidorah - Giant Monsters All-out Attack發行 : 東寶
製作 : 富山省吾
監督 : 金子修介
特效監督 : 神谷誠
腳本 : 金子修介 , 長谷川桂一 , 橫谷昌宏
音樂 : 大谷幸
一艘美軍核子潛艦因不明原因沉沒 ,日本防衛軍派出深海探測艇搜救 , 意外發現疑似 Godzilla 的巨大生物 , 另一方面 ,
日本本土開始出現各式的奇怪現象 , 隧道塴塌, 湖中的巨大結繭以及莫名的地震等 . BSQ 電視台的記者 - 立花由里 ( 新山千春飾 )
與好友武田 ( 小林正寬飾 )從一名老教授口中得知 Godzilla 將會再次出現 , 並匯集了太平洋戰爭中身亡的怨靈 -
而成為更強大的破壞神 , 唯有靠大和護國三聖獸: Baragon , Mothra , KingGhidorah 才有機會擊敗
Godzilla ....
老實講 , DR 一開始對本片 ( 以下簡稱 GMK ) 的印象並不好 , 第一是名字俗 ( 啥 ?!
大怪獸總攻擊 ??? )第二是全面沿用舊怪獸 , 這可算是蠻倒退的表現 , 第三則是覺得怪獸外型有點匪夷所思 ( 又肥又矮 , 感覺還有點粗糙
) 最後呢 ,就是對監督的不甚熟悉 , 在之前 DR 只看過金子修介的 Gamera 1 , 只覺得還算不錯 , 並沒有太多的好感
,所以後來對金子修介的觀感 , 都是在看過 GMK 後建立的 , 那至於 DR 對本片的評價 -
你應該已經拉到最下面看過總評了吧? 哇咧 ~ 這是怎麼個回事 , 請聽 DR 慢慢道來 :
既然提到被許多人 ( 包括 DR ) 奉為怪獸片經典作的 G3 - Gamera 3 : Revenge
of Iris ,就來提一下兩作的相似與相異之處 , 雖然 GMK 的拍片預算比 G3 要高上許多 , 不過特效場景也沒有多上多少 ,
整體還是給人少量的感覺, 整部片也顯得短小精悍了些 ( 主要戰場只有兩個 ) 而就 CG 部分 , DR 認為 GMK 還是沿用 G3 的成果
,技術本身並沒有因本片而有多少突破 , 這可從 G3 中 Hyper Gyaos 和 GMK 中的戰機與 KingGhidorah
的材質看出來, 感覺上也收斂許多 , 不會有像 Iris 在高空中和 F-15 大戰的橋段出現 , 不過在即使技術上沒啥進步
, 有些橋段還是讓人激賞 , 例如戰機在 Godzilla 身邊呼嘯而過 , 以及在廣域視野中 Mothra 飛越都市等等的場景
. 另一方面則是傳統技術的部分 , 在這方面 GMK 所下的心力較不易讓人看出來 , 但事實上卻還是有一番作為在
,無論是場景的精細度 , 或是怪獸道具的靈活度 , 以及一些與怪獸無關的特效場景都算得上是可圈可點
,那至於缺點呢 ? 就是一些 CG 部分看起來還是不甚理想 ( 註 1 ) , 所幸這些部分出現的時間並不長 , 跟前兩部片比較 (
G1999, G2000 ) 的話 , 質感上GMK 還是遠遠超越的 . 最後補充一下 , 金子修介曾經表示 : " 大映給他較多的時間 , 東寶則給他較多的經費 " 箇中優劣 ,就請各位自個兒評斷吧 !
都極盡誇張之能事
, 再來是 Godzilla 的強度也比以往精進許多 (被鬼附的關係 ? ) 在 GMK 中慘電護國三聖獸與防衛軍 ,
DR 也認同 GMK 在這方面所要表達的東西 -恐懼感與強大感應該是 Godziila 的本質而不該被淡忘才是 .
表現手法與技術的更新使 GMK 的怪獸對決呈現出不一樣的面貌 ,
其中占重要因素之一的就是怪獸的格鬥技巧 , 在 GMK 中 ,怪獸之間出招皆是招招切入重點 , 且一招剋一招 ,
完全看不到雙方拳腳亂揮打爛仗的時候 , 整場對決看起來是趣味十足又蠻合情合理的 ,這方面的腳本是該給它加點分的 . DR 在前面提到過 ,
GMK 的怪獸設計也是較具爭議性的部分 , Baragon 是由於基本造型不變 ,乍看之下有些過時 , 不過重新塑造的氣勢感覺還不錯 ,
可愛的外表下有其兇猛感 , 道具服設計得也很靈活 , 後來對牠的整體感尚在可接受的範圍. Mothra 的新造型就有人極度不喜歡了 ,
簡單的說 , 就是從 " 蛾 " 的型態轉變成接近 " 蝶 " 的型態 ,類似蝴蝶的雙翼與長腳 , 然而這卻是 GMK 的怪獸外型中 , DR
最能夠接受的一個 , 呃 , 看起來還是相當不錯啊 , 那至於最後的兩隻: Godzilla 與 KingGhidorah ,
在造型就真的令人剛開始錯愕了點 ....
先是KingGhidorah 的部分 , 也許是因為 ( 首次 ) 擔任正派的怪獸 ,
以及突顯 Godzilla 的強大 , 首先 , 牠比Godzilla 還矮 ! ( 這可是第一次 ) , 整個體格也縮小了不少 ,
尤其是脖子的部分 , 而且 , 牠的 " 幼體 "翅膀甚至還沒發育完全 ( 也就是還不能飛 ) , 所以外型上不似以往威風 ,
Godzilla 就更要命了 , 駝背又拖個大肚子 ,整個體態趨向簡單化 , 還有牠的眼睛 - 竟然是全白色的 !
毫無章法的亂打一通後 , 現在是下結論的時候了 , 電影就好比寫作一般 ,
在有限時間下的成果頂多有良好的核心 , 絕對稱不上完美 , 而GMK 的表現起碼是值 80 分左右的 , 儘管它在許多地方看起來並不容易接受
, 但就 DR 自己而言 , GMK 卻是 Godzilla系列中少見的經典 , 如同 G3 , GMK 丟出了許多值得好好思考的議題 -
Godzilla / 怪獸電影的精神是什麼 ? 未來又是什麼? 另一方面 , 本片製作的用心跟嚴謹是可以感受出來的 ,
復古的精神加上嶄新的技術 - 這就是 GMK , 雖然特效會隨著時間而逐漸凋零 ,然而本片的核心價值應該能繼續為後人所稱道才是 . ( 註 3
)
註 (1) : GMK和 G3 一樣 , 都有一個 DR 強烈認為應該刪除的場景 , 就是海上巡洋艦的部分 , 一開始還好 , 雖著鏡頭移轉
, CG模型與光影的破綻就變得相當嚴重 , 近看 ( 例如電腦螢幕 ) 尤其明顯 , 這可能是為了避免水槽感過重而想出來的解決辦法
,不過另外也扯出了一個問題 , 那就是全片中完全沒有用到自衛隊 ! 事實上 , 片中的防衛軍也不等同於現實中的自衛隊 , ( 儘管性質相似
)這可從防衛軍的裝備看出來 .
優點 : 特效佳 , 配樂佳 , 劇情結構良好 ,精采的怪獸對決 , 找回 Godzilla 的原始精神 .
再來就是哥倫比亞三星發行的美版一區 DVD ( 流量圖
) ,美版之前最讓人詬病的不外乎幾點 , 一是影像 / 音效的品質低劣 , 這容易發生在其它海外廠商發行的昭和片 , 二是純英文發音
,像是三星發行的平成系列 DVD , 關於這點有人表示有日文發音 , 不過姑且採現有資料 , 三是缺乏特別收錄 , 最後是剪片 - 不要懷疑
,一區平成 DVD 幾乎每片都剪 , 剪的一般都是片尾名單 , 因為採一片 DVD 收錄兩部片的方式 , 容量變得有點擠 ,
後來發行的美版G1999 DVD 表現則還算不錯 , 畫質還超越東寶自己的二區 DVD , 可惜只有英文發音就是了 .
特別收錄就是美版比較弱的部分了 , 收錄了一堆有的沒的 , 純廣告性質的預告片 , DR 大概只對裡頭的
GODZILLA ,Returner ( 武者回歸 ) 預告片比較有興趣 , 而 GMK 的預告片呢 ? 沒有 .... 其它怪獸電影也沒有
,連自己的預告片都沒有 , 所以特別收錄算是 0 分 , 不管它另外收了什麼預告 . 另一個美版的優點就是英文字幕 ,
如果以港版的中文字幕加上DR 自己的理解能力為準的話 , 不論是港版的英文字幕或是美版的英文字幕 , 都跟原意有所出入 ,
所幸都是一些較無關劇情的對話部分 ,而且感覺美版整體的遣詞用字較港版為佳 , 注意 , 是感覺喔 .... Last Update - 02 / 19 / 2005 By DarkRang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