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預告片推薦清單

類似於本站先前的 90 年代電影片頭推薦,本文所列的是一份存在著主觀性、憑藉著個人印象及觀點的清單,而且這回總共只有三部電影進入到名單中,不過 DR 還是得解釋一下這是怎麼評鑑的。看起來很精彩的預告片的確非常非常多,所謂預告片似乎比正片還好看,確實不是空穴來風的想法。所以本文的觀點並非是評鑑預告片好看與否,而是能否讓人留下最強烈的印象,以致難以忘懷。

 

於是在這樣的觀點下,並且不特別區分年代,DR 選出了三支印象最為強烈的電影預告片。至於這背後是否有非常嚴厲的主觀標準,呃,DR 也說不上來。只能說即便是《瘋狂麥斯:憤怒道》(Mad Max: Fury Road,2015)的 Comic-Con 預告片都沒有上榜,但姑且也順便在這裡回味一下……

 

分類: 

The invisible problem

好像是第一次看到有文章,認真地探討了行動裝置上的文字編輯問題。是的,問題不是在於文字輸入,而是關於文字的編輯。也就是在一段文字中,嘗試移動游標、選取文字範圍,以及操作複製、剪下、貼上等等這些的動作。《The invisible problem》的作者 Scott Jenson 是曾任職於 Apple、Google 等企業的 UI/UX 設計師,文章中詳盡地研究 Android 及 iOS 在文字編輯上的不便之處,並提出一個經過優化的設計原型,對游標的操作、文字放大鏡以及彈出式選單的設計做出調整。然而主流的行動作業系統是否會採納這些構想,就不得而知了。

 

許多在 PC 上有著熟練文字編輯經驗的使用者,應該都會對於手機上的文字編輯感到礙手礙腳。其中有些人可能會選擇強加適應,而或許有些人會設法組織出更好的解決方案;然而也有些人則可能會就此避免在手機上,進行任何較具複雜性的文字工作──DR 就是屬於這一類的情形,不過這顯然也跟自己總體來說不太喜歡操作手機有關。但無論如何,倘若行動裝置上的文字編輯體驗,能夠有顯著的優化,相信對於眾多的手機使用者而言自然是樂觀其成。

 

分類: 

90 年代的電影片頭推薦

起初在思考關於電影片頭(title sequence)這樣的主題時,其實一度是想要把年代放得再寬一點,比方說把 70、80 年代也放進去。然而這兩個年代,自己能夠想到的寥寥可數;反而還是 90 年代,DR 瞬間就可以蹦出一堆印象,絲毫不費吹灰之力。畢竟 90 年代才是 DR 開始看比較多電影的時期,有大量的兒時記憶摻雜在其中。也因此本文並非是意圖呈現一個詳盡、客觀的彙整清單,而且最後也僅僅是遴選出五部電影。很大程度是憑藉著個人的印象及觀點,請無須對這份清單嚴厲看待。

 

《蝙蝠俠 3》(Batman Forever,1995),是 DR 第一部去戲院觀賞的蝙蝠俠電影。DR 一直覺得這部電影沒有得到很公正的評價,導演 Joel Schumacher 竭力呈現出一部極度華麗、高娛樂性的漫畫英雄電影,它的某些特質,真的是此後再難以看到同樣的東西。同樣地,由 Elliot Goldenthal 為本片所創作的配樂,好像也沒有受到外界足夠的重視,但從片頭就足以感受到它的磅礡程度。

 

分類: 

Install Windows the Arch Linux Way

Install Windows the Arch Linux Way》這篇文章實際上跟 Linux 並無具體的關係,指的是如何透過一系列的文字指令,而非預設的圖形化安裝流程,來完成 Windows 作業系統的安裝。在還未讀到這篇文章以前,儘管偶然可能會需要使用 diskpart 預先處理磁碟分割,但 DR 從未設想過僅僅用文字指令就能夠安裝好整個 Windows 系統。

 

分類: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哥吉拉影展

位於新北的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近期舉辦了哥吉拉電影的限期放映活動,詳情在此。共八部電影,且放映場次不多,片單如下所示:

分類: 

Slay the Princess

《Slay the Princess》(SteamGOG)是一款圖像化的文字類冒險遊戲,採用 Ren'Py 遊戲引擎,遊戲容量達 10GB 左右,然後用大約兩個閒暇的晚上就可以玩到結局(倘若聚精會神則也許一晚就夠了?)。由於這陣子在緊鑼密鼓地規劃及測試一些東西,所以希望空閒時玩的遊戲能夠簡化一點,無須再去張羅諸如遊戲內經濟、資源、等級、策略以及任務進展等等這些的事物……於是除了回鍋玩一些線上 FPS 外,想起先前曾經試玩過《Slay the Princess》這款遊戲,覺得還蠻有趣的,便在正式版發佈後入手下來繼續玩。

 

分類: 

The Kernel Report (2023)

Linux 內核開發者、同時也是 LWN.net 網站的主編 Jonathan Corbet,在今年的歐洲開源碼大會(Open Source Summit Europe)發表了關於 Linux 內核發展的年度報告(YouTube)。通常 DR 很少會特別分享這類影片,但不知怎麼的,看到有不止一間線上媒體好像從這篇演講裡得出了蠻偏頗的新聞標題及論述(這些報導都比演講的錄影更早發佈)。使得 DR 忍不住想把影片找出來做核實,而看完的結論,真的是覺得還是直接看影片就好。演講中所報告的議題很多,本文不在此詳盡陳述。

 

分類: 

How we host Ars Technica

來自 Ars Technica 網站的專題系列:How we host Ars Technica,以總計四篇文章的篇幅,描述該網站背後的雲端架構及技術。文章長度雖然略長,但有不少段落是科普性的說明。倘若讀者已具備相關知識,那麼其實是可以很快地帶過。

 

分類: 

Linux 與 CPU 風扇控制

最近在二號機上使用 WineProton 執行 Windows 遊戲時,無論是 2D 還是 3D 遊戲,都發現容易在連續玩了數小時後出現當機情形(畫面凍住,整個主機沒有反應)。於是經過觀察並且做了一些比對後,認為可能是 CPU 熱當。因為觀察到 CPU 在前述的使用情境下,單一執行緒的使用率會持續滿載,而 CPU 溫度也會隨之上升,然後在一段時間後就有可能會發生當機情形。然而其它的使用情境,例如原生的 Linux 遊戲,則負載看似相對平穩,未重現出相同的狀況。

 

分類: 

The Creator - 最終兵器是真愛

或許是因為 Gareth Edwards 不算是一位多產的導演,所以 DR 很僥倖地剛好看過他執導的每一部電影作品。最早是在 2014 年版的《哥吉拉》(Godzilla)仍在籌備階段時開始關注他的,於是先看了他的小成本獨立電影《異獸禁區》(Monsters,2010)。後來也看了《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Rogue One: A Star Wars Story,2016),雖然自己很明顯地不愛這部電影,但 DR 個人覺得這應該主要是迪士尼的責任,在製作過程中干涉了太多,而不是導演的問題。

 

分類: 

頁面

Subscribe to DarkRanger's Secret Area RSS